慢性鼻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鼻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过敏因素(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全身因素(全身性慢性疾病、营养不良)。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迁延为慢性鼻炎,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感染会使鼻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鼻腔炎症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侵袭引发慢性鼻炎,且若儿童急性鼻炎未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为慢性的风险较高。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鼻腔受到细菌感染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会持续刺激鼻黏膜,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加,长期炎症刺激使鼻黏膜上皮纤毛功能障碍、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等,从而形成慢性鼻炎。成年人若长期处于细菌污染环境中,或本身有鼻窦炎等疾病导致细菌蔓延,易引发慢性鼻炎;而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细菌感染进而诱发慢性鼻炎。
二、鼻腔解剖结构异常
1.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会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使鼻黏膜容易发生炎症且不易消退。例如,鼻中隔偏曲处的鼻黏膜受到气流的冲击,长期处于刺激状态,易引发慢性炎症。这种解剖结构异常在各年龄段均可存在,但如果自幼就存在严重鼻中隔偏曲且未得到纠正,会更易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
2.鼻甲肥大:包括下鼻甲、中鼻甲肥大等。鼻腔慢性炎症、过敏等因素可引起鼻甲黏膜充血、水肿,长期可导致鼻甲肥厚。例如,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期接触过敏原,鼻黏膜反复水肿,进而发展为鼻甲肥大,影响鼻腔正常的通气和过滤等功能,导致慢性鼻炎。成年人长期吸烟、接触有害气体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促使鼻甲肥大引发慢性鼻炎;儿童若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鼻甲肥大进而出现慢性鼻炎症状。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长期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会刺激鼻黏膜,损伤鼻黏膜的纤毛功能,使鼻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引发慢性鼻炎。生活在重工业污染地区或长期处于装修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患慢性鼻炎的风险较高。例如,长期在水泥厂工作的工人,由于长期接触粉尘,鼻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易患慢性鼻炎。
2.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骤变或湿度过高、过低等环境因素也可影响鼻黏膜的生理功能。如寒冷空气刺激可使鼻黏膜血管收缩,黏液分泌功能发生改变;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刺激鼻黏膜引发炎症。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若不注意保暖,容易引发慢性鼻炎;南方地区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若通风不良,也可能增加慢性鼻炎的发病几率。儿童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能力较弱,在季节变化或环境湿度不适宜时,更易因环境因素诱发慢性鼻炎。
四、过敏因素
1.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这些过敏原后,鼻黏膜会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出现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长期反复的过敏反应会导致鼻黏膜慢性炎症,发展为慢性鼻炎。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的人群如不做好防护,容易引发慢性鼻炎;有尘螨过敏的人,若居住环境尘螨较多,如床铺、地毯等清洁不到位,就易患慢性鼻炎。儿童过敏体质者相对较多,若对常见过敏原如尘螨等过敏,长期接触后更易患上慢性鼻炎。
2.食物性过敏原: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也可引起鼻黏膜过敏反应,进而导致慢性鼻炎。虽然食物性过敏原引发鼻腔过敏相对吸入性过敏原较少直接导致慢性鼻炎,但对于本身过敏体质的人,食用过敏食物后也可能通过全身反应影响鼻黏膜,引发炎症。例如,有食物过敏史的儿童,在食用过敏食物后可能出现鼻黏膜的炎症反应,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鼻炎。
五、全身因素
1.全身性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疾病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不足等,从而容易引发慢性鼻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低下,鼻黏膜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且伤口愈合能力差,鼻腔炎症不易消退,易发展为慢性鼻炎。成年人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时,更需关注鼻腔健康,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预防慢性鼻炎;儿童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况不佳,增加慢性鼻炎的发病风险。
2.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时,可导致鼻黏膜上皮功能障碍、抵抗力下降。例如,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慢性鼻炎的发病几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较大,若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易引发呼吸道等疾病,包括慢性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