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晚期怎么治疗
肺鳞癌晚期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化疗有顺铂/卡铂联合紫杉醇、顺铂/卡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靶向治疗有EGFR靶向药物、VEGF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有PD-1/PD-L1抑制剂)、局部治疗(放疗有根治性和姑息性放疗;介入治疗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和支持治疗(营养支持需评估干预及注意相关事项;对症支持包括疼痛和呼吸困难管理),需综合多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密切监测调整以提高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一、全身治疗
(一)化疗
1.顺铂/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顺铂或卡铂联合紫杉醇用于肺鳞癌晚期治疗有一定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部分症状。例如在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该方案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得到一定程度延长,客观缓解率也有一定数据支撑。
2.顺铂/卡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也是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研究显示其对肺鳞癌晚期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能控制肿瘤进展,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一定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其在缓解肿瘤相关症状上有一定优势。
(二)靶向治疗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肺鳞癌中EGFR突变率相对较低,约10%-20%左右,但对于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鳞癌患者,靶向治疗可带来获益。如厄洛替尼等药物,临床试验表明其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不良反应相对化疗较轻,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EGFR突变。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等VEGF靶向药物在肺鳞癌晚期治疗中也有应用,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控制肿瘤生长,与化疗联合使用时能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相关研究显示其能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三)免疫治疗
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在肺鳞癌晚期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对于PD-L1表达阳性的肺鳞癌晚期患者,免疫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且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模式与化疗不同,有其独特的管理要点。例如一些大型III期临床试验证实,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用于PD-L1阳性的肺鳞癌晚期患者能带来生存获益。
二、局部治疗
(一)放疗
1.根治性放疗:对于身体状况较好、局部肿瘤较局限的肺鳞癌晚期患者,根治性放疗可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咯血等症状。但放疗会有一定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等,需密切监测患者肺部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放疗剂量等。
2.姑息性放疗:针对有骨转移、脑转移等转移灶引起相关症状的肺鳞癌晚期患者,姑息性放疗可缓解转移灶引起的疼痛、神经压迫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例如骨转移患者进行姑息性放疗可减轻骨痛,脑转移患者进行放疗可缓解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但同样要注意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二)介入治疗
1.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于因肿瘤导致咯血的肺鳞癌晚期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起到止血作用。通过栓塞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使肿瘤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该治疗操作相对安全,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栓塞后综合征等,需在操作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
三、支持治疗
(一)营养支持
1.营养评估与干预:肺鳞癌晚期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问题,需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体重、白蛋白等指标检测。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相应营养支持,如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支持或肠外营养支持等。对于能进食的患者,可建议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需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以维持患者机体功能,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2.注意事项: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老年患者可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所不同,需调整营养方案;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营养支持时要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高糖饮食等。
(二)对症支持
1.疼痛管理:对于肺鳞癌晚期出现疼痛的患者,需根据疼痛程度进行镇痛治疗。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更敏感,需谨慎选择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
2.呼吸困难管理: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采取吸氧等措施改善通气。对于有气道梗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镜等检查及相应处理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呼吸困难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压力,需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对于肺鳞癌晚期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检测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