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是指什么
原位癌是癌症早期阶段,病变细胞局限于始发部位,未侵破基底膜浸润。其有细胞形态改变、病变范围局限等病理特征,好发于子宫颈、乳腺、膀胱等部位,与相关疾病有关联,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有手术和密切观察随访,早期发现治疗预后好,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如女性不同时期、男性及特殊病史人群需关注相关健康检查和生活方式等。
一、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是指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内的非典型增生(重度)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的早期癌。它是癌症的最早期阶段,病变细胞仅局限于始发部位,还没有发生转移等情况。例如,子宫颈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子宫颈上皮内,没有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侵袭。
二、原位癌的病理特征
1.细胞形态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以乳腺导管原位癌为例,癌细胞在导管内生长,失去正常的排列结构。
2.病变范围局限:原位癌的病变范围相对较局限,局限在原发部位的上皮层内,没有超出其起始的组织边界向周围深层组织浸润。比如膀胱原位癌,癌细胞仅存在于膀胱黏膜上皮内,未侵犯膀胱壁的肌层等深层组织。
三、原位癌的好发部位及相关疾病
1.常见好发部位
子宫颈:是原位癌较为常见的部位之一,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很多子宫颈原位癌患者都能检测到高危型HPV感染。
乳腺: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是乳腺原位癌的两种主要类型,随着乳腺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乳腺原位癌被早期发现。
膀胱:膀胱原位癌也时有发生,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等症状,但病变局限在膀胱黏膜上皮内。
2.相关疾病关联
对于有HPV感染史的女性,子宫颈发生原位癌的风险相对增高,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来早期发现病变。
乳腺原位癌若不及时处理,部分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癌,所以对于乳腺发现的可疑病变要及时进行病理诊断以明确性质。
膀胱原位癌患者如果忽视病情,可能会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影响预后,因此对于膀胱出现异常症状的患者要及时排查。
四、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对于乳腺原位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可发现乳腺内是否存在可疑的钙化等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有时会表现为微钙化灶等异常影像。
膀胱镜检查:对于膀胱原位癌,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的情况,发现是否有异常的斑块、糜烂等病变,并且可以在可疑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来明确是否为原位癌。例如,对子宫颈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通过病理切片检查可以确定是否为宫颈原位癌。
五、原位癌的治疗及预后
1.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原位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子宫颈原位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宫颈锥形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切除病变组织;乳腺原位癌可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等,完整切除癌灶。手术能够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密切观察随访: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原位癌患者,如高龄、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密切观察随访,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定期进行宫颈涂片检查监测子宫颈情况等,一旦病变有进展再及时处理。
2.预后
原位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通常非常好,治愈率很高。例如,宫颈原位癌通过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都比较理想;乳腺原位癌经过合适的手术治疗后,复发风险较低,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生活质量不受明显影响。但如果延误治疗,原位癌可能会进展为浸润性癌,预后会变差,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原位癌患者至关重要。
六、不同人群原位癌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女性人群
生育期女性:生育期女性如果感染高危型HPV,子宫颈原位癌的风险增加,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TCT和HPV检测。在性生活方面要注意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
更年期及老年女性:更年期及老年女性乳腺原位癌的发生也需要关注,要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如发现乳腺有肿块、结节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同时,由于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原位癌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男性人群
男性也可能发生原位癌,如膀胱原位癌等。男性要注意自身泌尿系统的健康,如有血尿等异常症状及时进行膀胱镜等检查。在生活方式上,要避免长期接触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如某些工业化学产品等。
3.特殊病史人群
有既往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发生第二原发原位癌的风险可能增加,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相关部位的监测。例如,曾经患过乳腺癌的女性,再次发生乳腺原位癌或其他部位原位癌的风险升高,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乳腺、妇科等相关部位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