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宫腔粘连综合征
宫腔粘连综合征是因各种原因致子宫内膜损伤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疾病,病因包括手术操作相关及感染因素,病理表现为宫腔前后壁粘连、结构破坏等,临床表现有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生育问题等,诊断靠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有宫腔镜下分离术及药物治疗,需规范手术操作、注意术后护理、积极治疗妇科疾病来预防
一、病因
1.手术操作相关
人工流产手术:是导致宫腔粘连的常见原因。频繁的人工流产、过度刮宫等操作,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据相关研究,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严重,宫腔粘连的风险显著增加。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面临人工流产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子宫内膜更薄,手术损伤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概率相对更高。
其他宫腔手术: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等宫腔手术,也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从而引发宫腔粘连。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时,手术创面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生几率。
2.感染因素
宫腔感染:如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病原体入侵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症,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宫腔粘连。产后身体抵抗力下降,若发生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等情况,更容易继发感染。不同性别中,女性在产后或流产后若不注意卫生,都有发生宫腔感染的可能,但育龄期女性相对风险更高。
盆腔结核:结核杆菌感染盆腔,可累及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破坏和宫腔粘连。这种情况在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人群中需要重点关注,年龄方面无特定限制,但多见于中青年人群。
二、病理表现
宫腔粘连主要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导致宫腔前后壁部分或全部相互粘连。显微镜下可见子宫内膜的结构被破坏,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粘连可导致宫腔形态异常,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
三、临床表现
1.月经异常
月经量减少:是宫腔粘连常见的表现之一。由于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子宫内膜面积减少,导致月经量明显少于正常情况。例如,原本规律且经量正常的女性,出现月经量较以往减少1/3以上,就要考虑宫腔粘连的可能。不同年龄的女性,月经量减少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对月经周期和经量产生明显影响。
闭经:严重的宫腔粘连可能导致闭经,即月经长时间不来潮。这是因为宫腔完全粘连,子宫内膜无法周期性脱落。
2.周期性腹痛
在月经来潮时,由于宫腔粘连导致经血排出受阻,子宫收缩引起腹痛。这种腹痛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相应时间,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女性可能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生育问题
不孕:宫腔粘连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据统计,宫腔粘连患者中不孕的发生率较高。无论是年轻女性还是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宫腔粘连都可能成为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产、早产:即使受孕成功,宫腔粘连患者发生流产、早产的风险也会增加。因为粘连的宫腔环境不利于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子宫的容受性受到影响。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手术史、感染史等情况。比如患者是否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宫腔手术史,是否有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等情况,这些病史对诊断宫腔粘连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2.妇科检查
通过妇科检查可能发现子宫大小正常或略小,有压痛等表现,但妇科检查的特异性相对有限,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3.影像学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显示宫腔形态,若存在宫腔粘连,可见宫腔部分充盈缺损等异常表现。但该检查的准确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如造影剂的选择、操作技术等。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通过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情况,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宫腔镜检查,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操作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损伤。
五、治疗原则
1.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通过宫腔镜将粘连的组织分离,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这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需要防止再次粘连,常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生物防粘连膜等方法。
2.药物治疗
术后可使用雌激素等药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但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等因素,例如年轻女性需要考虑药物对未来生育的影响。
六、预防措施
1.规范手术操作
医生在进行人工流产、宫腔手术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过度刮宫等损伤子宫内膜的行为。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手术。
2.注意术后护理
术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宫腔感染。如产后或流产后要保持外阴清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复查。不同人群在术后护理时都需要重视,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和产后女性,要遵循正确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风险。
3.积极治疗妇科疾病
对于盆腔结核等可能累及子宫内膜的疾病要积极治疗,遵循规范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子宫内膜的破坏,从而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