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结果报告出来了怎么看
宫颈癌筛查包括细胞学检查指标(巴氏分级和TCT)及HPV检测指标,巴氏分级从Ⅰ级到Ⅴ级分别对应不同宫颈状况,TCT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为宫颈基本正常,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重要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感染与良性病变相关,综合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结果采取不同下一步措施,如TCT正常且HPV阴性可3-5年再筛,TCT异常或HPV高危型阳性需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活检不同结果对应不同治疗或观察随访策略,女性应综合各项指标在医生指导下依自身情况调整筛查和治疗策略
一、宫颈癌筛查常见指标及意义
(一)细胞学检查指标
1.巴氏分级:
Ⅰ级:正常涂片,细胞形态正常,无异常发现。这意味着宫颈细胞没有发生病变等异常情况,一般女性定期进行筛查出现Ⅰ级结果较为理想,常见于没有高危因素且宫颈健康的女性群体,如年轻且性生活规律但无特殊病史的女性。
Ⅱ级:炎症,指有炎症细胞,但无恶性细胞。可能是由于阴道或宫颈的轻度炎症引起,对于有轻度阴道炎等情况的女性可能出现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及后续筛查频率。
Ⅲ级:可疑癌,细胞有可疑恶性改变,但还不能肯定。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有性生活多年、有宫颈病变家族史等的女性需要重视,因为有发展为宫颈癌的潜在可能。
Ⅳ级:高度可疑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需要尽快进行阴道镜活检等明确诊断,这类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应积极配合进一步检查。
Ⅴ级:癌,具有典型的恶性细胞特征。已经高度怀疑为宫颈癌,需要尽快制定治疗方案,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女性在确诊后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和老年女性的治疗策略可能存在差异。
2.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若结果提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ILM),则宫颈细胞基本正常。对于一般人群,每年进行TCT筛查出现NILM结果是比较好的情况,但如果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等情况,即使TCT正常也需要密切随访。对于有性生活史3年以上的女性,TCT是重要的筛查项目之一。
(二)HPV检测指标
1.高危型HPV阳性: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如HPV16、HPV18等亚型。对于高危型HPV阳性的女性,无论细胞学检查结果如何,都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不同年龄的女性感染HPV后的转归可能不同,年轻女性免疫系统较强,部分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会自行清除,但年龄较大的女性尤其是超过35岁的女性,HPV持续感染发展为宫颈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也会增加,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宫颈情况。
2.低危型HPV阳性:
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与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相关,但也有少数情况可能与宫颈病变有关联。对于低危型HPV阳性的女性,也需要结合细胞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例如感染低危型HPV但细胞学正常的女性,可以定期复查HPV和细胞学,观察病变发展情况。有外阴瘙痒、外阴赘生物等症状的女性出现低危型HPV阳性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外阴等部位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卫生习惯较差的女性感染低危型HPV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等。
二、综合判断及下一步措施
1.细胞学与HPV联合筛查结果:
如果TCT正常且HPV阴性,一般可以3-5年再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对于年轻女性且无特殊高危因素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女性的宫颈处于相对健康稳定的状态,按照常规间隔进行筛查即可。但如果有既往宫颈病变病史等情况,则需要缩短筛查间隔。
如果TCT异常或HPV高危型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宫颈病变情况,对于发现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不同年龄的女性在阴道镜检查中的操作和后续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女性可能更关注身体耐受性等情况,在阴道镜检查前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本情况。有过宫颈手术史等病史的女性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需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以便医生更准确判断宫颈情况。
如果阴道镜活检提示CINⅠ级,多数可以观察随访,部分可能会自行消退。对于年轻女性免疫系统较好的情况,观察随访是可行的策略,但需要定期复查TCT和HPV。而对于年龄较大、CINⅠ级伴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等情况的女性,可能需要考虑进一步治疗,如激光治疗等。
如果阴道镜活检提示CINⅡ级、CINⅢ级或宫颈癌,则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如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不同年龄、生育需求的女性治疗方案选择差异较大,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可能会尽量保留生育功能,而无生育需求的老年女性可能会选择更激进的手术方式等。
总之,宫颈癌筛查结果需要综合细胞学、HPV等多项指标进行判断,不同结果对应的下一步措施不同,女性应根据自身具体筛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并根据自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调整后续的筛查和治疗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