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怎么检查出来的
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微量血液,是结肠癌筛查初步方法,受食物、药物等因素影响;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金标准,适用于多种症状及高危人群;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诊断有辅助价值,不适宜结肠镜检查者可考虑,肠梗阻患者禁忌;CT结肠成像可发现结肠病变,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者可替代,孕妇等需谨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中癌胚抗原等可作为辅助指标,需结合临床等综合判断,老年人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分析
一、粪便隐血试验
1.原理及操作: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的检查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法或免疫法进行检测。化学法如联苯胺试验等,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色原物质氧化显色;免疫法主要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检测粪便中人类血红蛋白来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操作时收集受检者的粪便样本,按照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2.意义及人群考虑:对于结肠癌高危人群,如年龄在50-75岁的一般人群,或者有结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病史等人群,粪便隐血试验是结肠癌筛查的初步检查方法之一。如果试验结果呈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包括是否患有结肠癌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食物(如大量进食红肉等)、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会影响粪便隐血试验的结果,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胃肠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出现消化道出血时症状可能不典型,粪便隐血试验的阳性结果更需要引起重视;而对于儿童,虽然儿童患结肠癌相对较少,但如果有相关症状或家族史等情况,也可能需要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检查,但要注意儿童样本收集的特殊性。
二、结肠镜检查
1.原理及操作:结肠镜检查是将结肠镜经肛门插入,循腔进镜,直至回盲部,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它可以直接观察到结肠内的病变,如肿瘤、溃疡、息肉等,并可以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操作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一般要求检查前1-2天进食少渣饮食,检查前1天口服泻药进行肠道清洁,以保证肠道充分清洁,便于观察。
2.意义及人群考虑: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对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以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肠癌高危人群等,都应进行结肠镜检查。在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人群是结肠癌的高发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筛查;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一般建议从比家族中最早发病者的年龄小10岁左右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且检查频率可能需要更频繁。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本状况,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对于儿童,如果怀疑有结肠相关疾病,也可能需要在充分评估后进行结肠镜检查,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注意操作的轻柔等。
三、影像学检查
1.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原理及操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让患者口服钡剂,然后经肛门注入气体,使结肠充分扩张,在X线下观察结肠黏膜的形态、轮廓等情况。通过钡剂和气体的对比,可以发现结肠内的病变,如充盈缺损、龛影等。操作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体位的变换等。
意义及人群考虑:该检查对于结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对于不适宜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人群方面,一般适用于广大人群,但对于肠梗阻患者等则禁忌进行该检查。对于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进行该检查前需要评估其能否耐受检查过程中的体位变换等情况。
2.CT结肠成像(CTColonography,CTC)
原理及操作:CTC是利用CT扫描技术对结肠进行成像。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然后患者躺在CT检查床上,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等方式,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再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重建出结肠的三维图像,从而观察结肠内的病变情况。
意义及人群考虑:CTC对于发现结肠息肉、肿瘤等病变有一定的作用。其优点是无创性相对较好。对于一些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检查方法。在人群方面,一般人群均可考虑,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评估,因为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风险。对于老年人等,需要考虑其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检查过程等。
四、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1.相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是结肠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但CEA并非结肠癌特异的标志物,在其他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疾病中也可能升高。另外,糖类抗原19-9(CA19-9)等也可能在结肠癌患者中升高。
2.意义及人群考虑: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作为结肠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在结肠癌患者中,血清CEA等标志物可能会升高,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结肠癌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估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例如,老年人如果同时患有肝脏疾病等,可能会影响CEA等标志物的代谢,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所以在解读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