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阴性但患有宫颈癌了怎么回事
HPV阴性却患宫颈癌可能与其他高危型病毒感染、病毒亚型变异、多重病原体协同作用及宿主因素有关,相关检查有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治疗原则包括手术、放射、化疗等,特殊人群如年轻有生育需求、老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各有注意事项。
一、HPV阴性却患宫颈癌的可能原因
(一)其他高危型病毒感染
除了HPV16、18等常见高危型别外,还有其他一些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可能引发宫颈癌,比如HPV31、33、35等,它们也可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变,只是相对HPV16、18等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稍低,但仍会引起宫颈病变甚至癌变。
(二)病毒亚型变异
HPV病毒存在多种亚型,部分亚型可能发生变异,使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以及常规HPV检测方法的检测,从而导致即使HPV检测显示阴性,但实际上存在变异的病毒亚型持续感染宫颈,引发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化。
(三)多重病原体协同作用
多种病原体可能协同作用促进宫颈癌的发生。例如,某些细菌(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感染可能破坏宫颈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使得宫颈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即便HPV阴性,也容易发生宫颈的病变进而发展为宫颈癌。
(四)宿主因素影响
1.遗传易感性:个体的遗传背景会影响其对宫颈癌发生的易感性。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细胞修复功能等发生异常,使得宫颈细胞在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影响时更容易发生恶变,即使HPV检测为阴性。
2.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无法及时清除可能导致宫颈病变的病原体,包括一些潜在的引发宫颈恶变的因素,从而增加了患宫颈癌的风险,即使HPV阴性。
二、相关检查与诊断要点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
1.TCT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能发现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如发现异常细胞,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宫颈病变甚至癌变,即便HPV阴性,也可能因为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提示宫颈存在问题。
2.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可更清晰地观察宫颈上皮的病变情况,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并进行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的癌前病变或癌变,有助于弥补HPV检测阴性可能存在的漏诊情况。
3.宫颈活检:对阴道镜下可疑的病变部位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病变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宫颈组织是否发生了癌变以及癌变的类型等,是诊断宫颈癌的关键步骤。
三、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
1.宫颈锥切术:适用于病变较局限的早期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切除部分宫颈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病变的范围、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评估。
2.子宫切除术:对于病情较晚、无生育需求或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必要时还会清扫盆腔淋巴结等,以尽可能切除病灶,防止癌症的进一步扩散。
(二)放射治疗
1.外照射:利用射线从体外对宫颈肿瘤部位进行照射,杀灭肿瘤细胞,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病灶、术后补充治疗等情况。
2.内照射:将放射源植入宫颈部位近距离照射肿瘤,对局部的肿瘤细胞进行更精准的杀伤,常与外照射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化疗
1.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进行化疗,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适用于部分局部晚期的宫颈癌患者。
2.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术后病理提示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3.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已经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化疗可以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1.治疗时需优先考虑保留生育功能,在选择手术方式等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对生育功能的影响。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尽量选择宫颈锥切术等既能切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但术后需要密切随访,因为存在复发的可能。
2.随访过程中要关注宫颈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妊娠时的相关风险,如宫颈妊娠、早产等风险,需在妇产科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妊娠相关管理。
(二)老年患者
1.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相对更安全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以放射治疗联合姑息性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伤口愈合情况等。
(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1.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在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感染迹象。
2.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根据患者的具体免疫功能状态和病情,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因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对治疗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可能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