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遗传、肠道疾病等因素相关,早期症状不特异,中晚期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表现,可通过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预防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筛查、控制肠道慢性疾病。
一、结直肠癌的定义
结直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癌症,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结肠和直肠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下段,食物经过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会在结肠和直肠中进一步处理水分等,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而结直肠癌就是结肠或直肠部位的细胞发生了异常增殖,不受控制地生长,从而形成肿瘤。
二、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一般来说,50岁以上人群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道黏膜等组织会逐渐发生一些生理性变化,细胞的修复等功能也会逐渐下降,使得细胞更容易发生突变等异常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例如,过多摄入红肉(如牛肉、猪肉等)和加工肉类,这些食物在肠道内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不利于肠道健康的物质。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肠道蠕动,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接触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运动方面:缺乏运动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代谢,维持健康的体重等,而长期不运动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可能性。
遗传因素:部分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相关的基因突变,会大大增加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如果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
肠道疾病因素:一些肠道慢性疾病也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反复刺激肠道黏膜,会使肠道黏膜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的几率增加;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也有类似的可能导致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升高的机制。
三、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早期结直肠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消化道不适,如腹部隐痛、腹胀等,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它们不具有典型性,和一些普通的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的症状相似。
中晚期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例如原本排便规律的人,突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者大便变细、排便不尽感等。
便血:大便中带血是结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血液一般是暗红色或鲜红色,与粪便混合在一起。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出血。
腹痛:中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不一,可能是隐痛、胀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加剧,并且疼痛的部位相对固定。
腹部肿块: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在腹部可能摸到肿块,肿块质地一般比较硬,活动度可能较差。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并且可能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
四、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
粪便隐血试验: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初步筛查方法。通过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有出血情况,因为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肿瘤组织可能会有出血现象。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能够发现肠道黏膜上的肿瘤等病变,并且可以在发现病变的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可以了解肠道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还可以发现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对肠道肿瘤的诊断和分期等也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或者需要更精确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时,MRI可能会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五、结直肠癌的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患者,尽量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手术方式会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来选择,如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等。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术前化疗可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术后化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放疗:对于一些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起到缩小肿瘤、缓解症状等作用。
六、结直肠癌的预防建议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高脂肪、高盐、加工肉类等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定期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如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筛查的年龄可能需要提前,并且筛查的频率可能需要增加。
控制肠道慢性疾病: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定期随访,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