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盆腔其他部位形成的妇科疾病,发病机制涉及经血逆流种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调节异常;临床表现有疼痛(盆腔疼痛、性交痛、痛经)、不孕、月经异常;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超声、MRI)、血清学检查(CA125)、腹腔镜检查(金标准);对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育龄女性要积极就医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未生育女性需关注病情变化并保留生育功能,已生育女性可依病情选治疗方式且定期检查防复发
一、定义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盆腔内而形成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细胞通常应位于子宫腔内,但由于某些原因,它们出现在了盆腔的其他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子宫骶韧带等。
二、发病机制
1.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经期时,子宫内膜碎屑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盆腔腹膜、卵巢等部位,并在此处生长、蔓延。大量研究表明,这种经血逆流现象在有月经的女性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发生经血逆流的女性都会患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
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盆腔腹膜、卵巢表面等部位的体腔上皮,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等刺激后,可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从而引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3.免疫调节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异常,导致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清除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但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时,这种清除作用减弱,使得异位的子宫内膜得以存活、生长,进而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例如,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的一些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与正常人存在差异,影响了对异位内膜的免疫监视和清除。
三、临床表现
1.疼痛
盆腔疼痛:最常见的症状是盆腔区域的疼痛,多为慢性疼痛,可在月经前、月经期间及月经后出现。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胀痛,有的则较为剧烈。例如,约70%-80%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盆腔疼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腰骶部等。
性交痛:当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盆腔腹膜、子宫直肠陷凹等部位时,性交时由于碰撞或子宫收缩,可引起疼痛。一般在月经前性交疼痛更为明显。
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即初潮时可能没有痛经,随着病情进展,月经来潮时出现痛经,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从月经前1-2天开始出现疼痛,持续整个经期。
2.不孕: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引起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和拾卵功能,还可能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和卵子质量,从而降低受孕几率。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有不孕。
3.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这可能与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内膜的代谢有关。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盆腔内异位内膜的位置、大小等情况,例如能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种常见类型),表现为附件区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多较清晰,但形态不规则。超声检查对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初步筛查有重要意义,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更高。MRI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2.血清学检查: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升高,但一般多低于350U/mL。不过,CA125水平升高并非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所特有,一些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CA125水平升高,所以CA125检查主要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不能仅凭此确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能够清晰地看到异位内膜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并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轻度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病灶的电灼、切除等。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功能,导致不孕。因此,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女性,一旦确诊应积极就医,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提高受孕几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
2.未生育女性:未生育女性患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后,除了关注生育问题外,还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因为病情的进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生育,所以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治疗方面,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3.已生育女性:已生育女性如果患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治疗上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或者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已生育女性也需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因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复发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