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介绍了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定义与病因、临床表现、病程与预后、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引发,起病急,病程短,及时治疗预后好;慢性咽炎病程长、易复发,较难彻底治愈。诊断需依据相应病史、症状及检查,治疗分别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症、消除诱因等措施,不同特殊人群患咽炎时各有注意要点。
一、定义与病因
1.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性鼻炎。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见,此外,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刺激、吸烟过度等因素可降低人体抵抗力,从而易诱发本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中长期处于不良环境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更易罹患。
2.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病因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导致长期张口呼吸及分泌物刺激、长期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均可引发慢性咽炎,中老年人群相对多见,性别差异不显著,长期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或存在全身慢性疾病者患病风险较高。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有疼痛,吞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原体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2.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咳嗽常在用嗓过度、晨起、进食刺激性食物后较为明显,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散在慢性充血的淋巴滤泡,可有咽侧索肥厚,有时可见黏液分泌附着。
三、病程与预后
1.急性咽炎:一般病程较短,如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在1~2周内可痊愈,预后较好。但若治疗不及时或病原体毒力较强等,可能引发中耳炎、鼻窦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并发症。
2.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易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愈,预后相对稳定,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复发,如再次接触不良环境、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咽部不适而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但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不过需长期关注咽部状况并积极控制相关诱因。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急性咽炎:主要根据病史(如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咽部急性疼痛、灼热等)及检查(咽部黏膜急性充血等)即可诊断。需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多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病程约1周,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还需与猩红热鉴别,后者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除咽部明显炎症外,还有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伴疹点、草莓舌等典型表现。
2.慢性咽炎:依据病史(长期咽部不适、有局部或全身诱因)、症状及检查(咽部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可诊断。需与咽部早期肿瘤鉴别,如咽侧索癌、扁桃体癌等,可通过电子喉镜等检查进行鉴别,电子喉镜能清晰观察咽部及喉部结构,发现早期微小病变。
五、治疗原则
1.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者,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休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漱口等。细菌感染引起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体药敏结果选用)。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慢性咽炎:首先需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等全身疾病。局部治疗可选用含漱液、含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咽部涂药(如硝酸银溶液等)等。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但需谨慎操作,避免过度治疗影响咽部正常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急性咽炎时,因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及全身症状,如出现高热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就医处理,避免发生惊厥等并发症。在药物使用上需谨慎,尽量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慢性咽炎的儿童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避免二手烟等刺激,鼓励其多饮水,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避免过度用嗓。
2.老年人:老年人患急性咽炎时,需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慢性咽炎的老年人要注意全身疾病的控制,如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在进行局部物理治疗时要评估其身体耐受性,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因咽部不适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康复。
3.孕妇:孕妇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含漱等对症处理,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抗生素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进行治疗。慢性咽炎的孕妇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咽部不适,如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