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重症胰腺炎有多种症状表现与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相关。症状方面包括突然发作且剧烈难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中度以上发热、低血压休克及器官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如呼吸、肾、循环功能障碍等,还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腹胀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等酶学指标、血常规、生化检查(血糖、血钙)异常;影像学检查中腹部B超对早期轻症可能显示不明显,CT可明确胰腺等情况。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且一般胃肠解痉药难以缓解。部分患者腹痛可迅速波及全腹,这是因为胰腺炎症扩散或出现胰腺坏死、穿孔等情况。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腹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常易被忽视或误诊,需密切观察其腹部体征及精神状态等综合判断;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痛觉敏感度可能下降,腹痛表现可能相对隐匿,但仍需重视。
(二)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在起病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频繁呕吐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需注意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三)发热
大部分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再次升高,需警惕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脓肿形成或合并胆道感染等情况。发热的机制主要是胰腺炎症及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以及可能合并的感染性炎症反应。在儿童患者中,发热可能会影响其精神状态和食欲,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患者发热时,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积极寻找发热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四)低血压和休克
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血容量不足,由于大量炎性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丢失,以及胰蛋白酶激活激肽系统、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本身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出现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需立即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等抢救措施。
(五)器官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1.呼吸功能障碍: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因为炎症介质释放引起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等。儿童和老年患者的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影响,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2.肾功能障碍: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主要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灌注减少,以及胰酶、毒素等对肾脏的直接损害。对于存在基础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注意维持肾脏灌注和避免肾毒性因素。
3.循环功能障碍:除了休克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与炎症刺激、电解质紊乱等有关。儿童和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需密切监测心电图等指标。
(六)腹部体征
1.腹部压痛:上腹部有明显压痛,但程度与腹痛程度不完全一致,轻症患者压痛可能相对较轻,重症患者压痛较为明显,且可能伴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提示存在腹膜刺激征,多为胰腺炎症波及腹膜所致。儿童患者腹部体征可能因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述疼痛等原因而不典型,需通过轻柔的腹部触诊等方法仔细评估;老年患者由于腹肌可能相对薄弱,腹膜刺激征表现可能不明显,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腹胀:早期多为反射性肠麻痹引起的腹胀,严重时可因腹腔内大量渗出、胰腺坏死等导致腹胀进行性加重。腹胀会影响患者呼吸等功能,需关注患者腹部膨隆情况及胃肠蠕动恢复情况等。
二、实验室检查相关表现
(一)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升高稍晚但持续时间较长。但需注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程度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如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因胰腺广泛坏死,血清淀粉酶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儿童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可能因年龄差异而有不同的正常参考范围,需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肝肾功能等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酶学指标的解读。
(二)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存在炎症反应。儿童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更为敏感,老年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不如年轻患者明显,但炎症反应可能依然存在。
(三)生化检查
1.血糖升高:多为胰腺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及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等原因引起。儿童患者血糖升高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糖代谢异常,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血钙降低:当血钙低于2.0mmol/L时,提示胰腺坏死出血严重,预后不良。低血钙的机制与脂肪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后与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有关。儿童患者血钙降低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老年患者血钙降低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等问题。
(四)影像学检查相关表现
1.腹部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等,但对于早期轻症胰腺炎可能显示不明显,且受肠道气体干扰较大。儿童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性,老年患者若存在腹部手术史等可能影响B超观察效果。
2.CT检查:是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胰腺坏死程度、胰周及腹腔内渗出情况等。可见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胰周渗出、积液,甚至有胰腺坏死、脓肿形成等表现。儿童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老年患者若有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谨慎选择造影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