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视是什么意思
共同性斜视是两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向一侧且向不同方向注视时斜视度相对恒定的常见眼科疾病,按偏斜方向分内、外、上、下斜视,按发病年龄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有眼位偏斜、眼球运动障碍、双眼视功能异常等表现,诊断通过视力、眼位、眼球运动、双眼视功能检查,治疗有非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治疗、正位视训练)和手术,儿童患者需早诊早治及家长配合,成年患者需充分沟通手术相关情况。
一、分类
1.按偏斜方向分类
内斜视:最为常见,表现为一只眼睛的眼球向鼻侧偏斜。婴幼儿型内斜视多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可能与调节因素、解剖因素等有关;后天性内斜视可能与屈光不正、眼部外伤等有关。
外斜视:一只眼睛的眼球向颞侧偏斜。间歇性外斜视较为多见,常于儿童时期发病,病情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恒定性外斜视则是持续存在的外斜状态。
上斜视和下斜视:相对较少见,上斜视表现为眼球向上偏斜,下斜视表现为眼球向下偏斜,多与眼外肌的异常或神经支配问题相关。
2.按发病年龄分类
先天性共同性斜视: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病因可能与先天的眼外肌发育异常、神经支配异常等有关,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后天性共同性斜视:在出生6个月后发病,常见原因包括屈光不正(如高度远视可导致调节性内斜视)、眼部外伤、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可能影响眼部神经等)等。
二、临床表现
1.眼位偏斜:可通过观察发现双眼眼位不对称,向不同方向注视时,偏斜程度基本保持一致。例如,内斜视患者向前注视时,一只眼的瞳孔偏向鼻侧;外斜视患者向前注视时,一只眼的瞳孔偏向颞侧。
2.眼球运动障碍:一般眼球运动在各个方向基本不受限,但由于眼位偏斜,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功能相关的异常表现,如复视(患者感觉有两个影像)、混淆视等。
3.双眼视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双眼视功能障碍,如立体视功能减退或丧失。对于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因为很多需要立体视的职业(如驾驶、测绘等)会受到限制。
三、诊断方法
1.视力检查:需要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了解患者的视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等影响视力的因素。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准确获取屈光度数,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后可以排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
2.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法:通过观察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来初步判断眼位偏斜情况,如反光点位于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位于角膜缘与瞳孔缘之间,则偏斜约25°-30°等。
三棱镜检查: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定量测量斜视度。让患者注视不同距离(如33cm和6m)的目标,分别测量其正位注视和斜位注视时的斜视度数。
3.眼球运动检查:检查眼球向各个方向的运动情况,了解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某条眼外肌麻痹等情况。
4.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立体视功能检查等,如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功能,这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如果患者存在屈光不正,尤其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导致的调节性内斜视,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通过佩戴眼镜调整屈光状态,从而减轻或消除斜视。例如,对于远视度数较高的儿童患者,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后,内斜视可能会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弱视治疗:如果患者同时合并弱视,需要进行弱视治疗。对于单眼斜视引起的弱视,需要遮盖健眼,强迫使用弱视眼注视,同时进行精细目力训练等。例如,让患者进行穿珠子、描图等训练,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正位视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双眼视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双眼视功能。例如,使用同视机进行训练,让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建立正常的双眼视反射,增强双眼的融合能力等。
2.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如果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斜视度数较为稳定,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发育情况等因素。例如,对于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建议在1-2岁时进行手术,以争取较好的双眼视功能发育。
手术原理: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或肌肉的张力,来矫正眼位偏斜。例如,对于内斜视患者,可能会缩短内直肌或延长外直肌,从而使双眼的眼位恢复正常。手术是一种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眼外肌损伤导致复视加重等,但在正规医疗机构,手术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特点:儿童时期是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共同性斜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双眼视功能发育不良甚至丧失立体视功能,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儿童的眼外肌等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同时其组织的可塑性较强,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注意事项: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眼部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眼位偏斜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佩戴眼镜、进行弱视训练等,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
2.成年患者
特点:成年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共同性斜视主要影响外观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障碍。
注意事项:成年患者如果考虑手术治疗,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效果和风险,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做出决策。术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复查,注意眼部的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眼部疲劳等情况。
总之,共同性斜视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眼科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可以改善眼位偏斜情况,部分患者还可以恢复一定的双眼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