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良性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恶性有结肠癌、直肠癌等。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早期症状不典型,中晚期有相应表现,诊断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治疗上良性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需手术结合综合治疗。
一、结直肠肿瘤的定义
结直肠肿瘤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部位的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结肠和直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等,直肠则是储存和排泄粪便的部位。
二、结直肠肿瘤的分类
1.良性结直肠肿瘤:
腺瘤性息肉:较为常见,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等。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关。从年龄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患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可能增加;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等可能促进其发生。
炎性息肉:多由肠道慢性炎症刺激引起,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较易出现炎性息肉。其形成与肠道炎症导致的黏膜过度增生有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生,生活中患有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人群需警惕炎性息肉的发生。
2.恶性结直肠肿瘤: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有家族结肠癌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肠道慢性炎症等环境因素也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几率,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结肠癌。
直肠癌:发生在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同样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家族中有直肠癌患者的人群遗传易感性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增加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也以中老年人群多见。
三、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部分结直肠肿瘤具有遗传易感性,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会极大增加患结直肠腺瘤和癌的风险。对于有家族结直肠肿瘤遗传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监测,如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2.环境因素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会使肠道内的胆汁酸和中性固醇浓度增加,这些物质可能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长期刺激易引发肠道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增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例如,西方发达国家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结构导致其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也是结直肠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运动不足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接触的时间增加,进而增加患病风险。另外,吸烟也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有一定关联,吸烟产生的多种致癌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影响肠道健康。
四、结直肠肿瘤的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良性结直肠肿瘤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偶尔的便血、排便习惯轻度改变等。恶性结直肠肿瘤早期症状也不典型,可能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轻微的腹痛、腹胀等,容易被忽视。对于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也应定期进行相关筛查。
2.中晚期症状:随着肿瘤的进展,恶性结直肠肿瘤患者会出现逐渐加重的症状。结肠癌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便血,血色可为暗红或鲜红,量一般不多;腹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还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如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直肠癌患者除了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外,还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等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肠道狭窄,引起排便困难等。
五、结直肠肿瘤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发现肿瘤性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有结直肠肿瘤相关症状或高危人群,应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从年龄角度看,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如有高危因素,筛查年龄可提前。
CT检查:可以了解结直肠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例如,CT结肠成像(CTC)可以对结肠进行初步的影像学评估,有助于发现较大的结肠肿瘤,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不如结肠镜敏感。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在评估结直肠肿瘤的盆腔侵犯情况、肝脏等转移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怀疑有盆腔侵犯或需要更精确评估转移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进行MRI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等,虽然CEA不是结直肠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但在结直肠肿瘤的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等方面有一定价值。例如,在结直肠肿瘤患者中,CEA水平可能会升高,但一些良性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CEA升高,所以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六、结直肠肿瘤的治疗原则
1.良性结直肠肿瘤: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较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结肠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术;较大的息肉或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则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一般需要定期复查肠镜,监测是否有复发等情况。
2.恶性结直肠肿瘤
手术治疗:是恶性结直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部位、分期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瘤组织,尽可能根治疾病。
综合治疗:除手术外,还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化疗可以在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放疗可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等的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