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耳鸣和脑鸣
耳鸣与脑鸣在定义、症状表现、发病部位感知、伴随症状、病因排查重点及特殊人群情况上均有差异。耳鸣是耳内主观感觉声音,发病在耳部,伴随症状相对局限于耳部,病因排查先从耳部开始;脑鸣是脑内有声响,发病在脑部,常伴神经系统症状,病因排查重点在脑部;儿童、老年人、女性特殊时期及有耳部或脑部病史人群出现耳鸣或脑鸣各有其特点。
一、定义与症状表现差异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主观上感觉的声音。其症状表现主要是耳内出现嗡嗡声、蝉鸣声、嘶嘶声等各种声响,这种声音是单侧或双侧耳内的异常声响感觉,一般外界环境中并没有相应的声源存在。例如,有些患者会感觉耳内一直有类似火车轰鸣的声音持续存在,或者间歇性出现。耳鸣的声音特点多样,可能是高调或低调,持续时间可长可短。
脑鸣:是指患者自觉脑内有各种声响,如蝉鸣声、嗡嗡声、潮水声等,常伴有头昏、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脑鸣的声响感觉是在脑部,与耳鸣的耳部来源不同。比如患者会感觉整个脑部被这些异常声响充斥,且往往还伴随有头部的昏沉感等情况。
二、发病部位感知差异
耳鸣:发病部位明确在耳部,可通过耳部的检查来发现一些可能导致耳鸣的病变,如外耳道异物、中耳炎、鼓膜穿孔等耳部相关疾病都可能引发耳鸣,医生可以通过耳内镜等检查手段观察耳部结构来辅助判断耳鸣的病因。
脑鸣:发病部位在脑部,更多需要通过神经系统相关检查来排查病因,比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了解脑部是否存在病变,如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萎缩等情况,这些脑部的病变可能导致脑鸣症状的出现。
三、伴随症状区别
耳鸣:除了耳内异常声响外,可能伴随的症状相对局限于耳部相关,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听力下降,尤其是一些因噪声损伤、药物中毒等导致的耳鸣,往往会同时出现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也有患者可能伴有耳部的瘙痒、疼痛等症状,但一般神经系统相关的伴随症状相对较少见,除非是由颅内病变累及耳部导致的耳鸣才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但相对脑鸣来说,单纯耳部病变引起的耳鸣伴随神经系统症状的情况较少。
脑鸣:除了脑内异常声响外,常伴有较多的神经系统相关伴随症状,如前面提到的头昏、眩晕,患者会感觉自身平衡感失调,行走时可能有不稳的感觉;记忆力减退也是常见伴随症状,患者可能发现自己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还可能伴有失眠,难以入睡或睡眠浅、易醒等情况,这些神经系统相关的伴随症状相对耳鸣更为突出,因为脑鸣本身就是脑部功能异常相关的一种表现。
四、病因排查重点不同
耳鸣:病因排查首先从耳部开始,要考虑耳部的各种病变,如外耳道的堵塞情况,耵聍(俗称耳屎)过多堵塞外耳道会引起耳鸣,通过耳内镜取出耵聍后耳鸣可能缓解;中耳炎患者中耳腔有炎症、积液等情况也会导致耳鸣,需要进行抗炎等相应治疗;此外,噪声暴露也是常见病因,长期处于高分贝噪声环境中的人群容易出现耳鸣,需要询问患者的职业暴露、娱乐活动中的噪声接触等情况;还有药物因素,一些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使用后可能导致耳鸣,需要详细询问用药史;另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耳鸣,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或代谢等,从而导致耳鸣,所以排查耳鸣病因时要全面询问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检查。
脑鸣:病因排查重点在脑部,首先要考虑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等,这些情况会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脑内出现异常声响等脑鸣症状,需要进行脑血管超声、头颅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来评估脑血管情况;脑部肿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颅内肿瘤可能压迫周围脑组织或影响脑部神经功能,从而引起脑鸣,通过头颅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脑部肿瘤;脑萎缩等退行性病变也会导致脑鸣,随着年龄增长,脑部组织出现萎缩,神经功能发生变化,可能出现脑鸣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等因素进行排查;此外,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脑鸣,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出现脑鸣症状,需要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五、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儿童:儿童出现耳鸣或脑鸣相对较少见,但也需重视。儿童耳鸣可能因耳部感染如急性中耳炎等引起,要注意儿童是否有耳部疼痛、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同时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耳部结构异常等情况。儿童脑鸣相对更少见,若出现需高度警惕脑部是否有先天发育异常、颅内感染等情况,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任何脑部的病变对其影响可能更大,所以对于儿童出现类似耳鸣脑鸣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是耳鸣和脑鸣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耳鸣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听力下降(老年性聋)、耳部慢性病变(如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等长期不愈)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老年人脑鸣则更常见于脑血管退行性病变、脑萎缩等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弹性减退、脑部组织萎缩等,容易出现脑内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功能紊乱等,从而导致脑鸣。老年人在排查病因时要更加全面细致,考虑多种可能的全身性和脑部病变因素,并且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其身体耐受性等的评估。
女性特殊时期:女性在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也可能出现耳鸣或脑鸣。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等,从而引发耳鸣;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也容易出现耳鸣或脑鸣症状。对于这些特殊时期的女性,要考虑到激素变化等因素对耳部和脑部功能的影响,在排查病因时要结合其特殊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有耳部或脑部病史人群:有耳部病史(如曾患严重中耳炎、耳部外伤等)的人群,再次出现耳鸣时要高度怀疑耳部原发病复发或引起继发性病变导致耳鸣;有脑部病史(如曾患脑梗死、脑出血、脑部肿瘤等)的人群出现脑鸣,要考虑脑部原发病复发或引起相关神经功能异常导致脑鸣。这类人群在出现耳鸣或脑鸣时,需要更密切地监测相关病变的变化情况,进行更针对性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