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肿大怎么回事
小儿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免疫因素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临床表现有局部的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和全身的发热、乏力等;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观察肿大程度等)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治疗原则有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口腔卫生)、药物治疗(抗感染等)和手术治疗(符合一定条件时);预防措施包括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特殊人群(小儿)需关注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并做好相应护理。
一、小儿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由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侵袭扁桃体,导致扁桃体组织充血、水肿,进而肿大。例如,在儿童群体中,腺病毒感染引发的扁桃体炎较为常见,病毒在扁桃体局部大量繁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使得扁桃体体积增大。
细菌感染: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扁桃体细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当儿童身体抵抗力下降时,链球菌容易侵入扁桃体,引起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出现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2.免疫因素
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扁桃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在接触病原体等刺激时,容易出现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肿大。例如,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对某些过敏原产生异常反应,可能会波及扁桃体,导致扁桃体肿大。
3.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儿童患有咽炎、鼻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时,炎症可蔓延至扁桃体,引起扁桃体肿大。例如,鼻炎患儿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扁桃体,长期可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肿大。
二、小儿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部不适:患儿可能会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频繁清嗓、吞咽不适等情况。
吞咽困难:当扁桃体肿大较明显时,会影响吞咽功能,尤其是在吞咽固体食物时,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表现,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进食量。
呼吸不畅:扁桃体过度肿大可能会阻塞呼吸道,导致儿童呼吸时出现打鼾、呼吸音粗等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睡眠时呼吸暂停的现象,尤其在仰卧位时更为明显。
2.全身症状
发热: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发热往往较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乏力:患儿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活动耐力下降。
三、小儿扁桃体肿大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扁桃体的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一般将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同时观察扁桃体表面是否有充血、脓性分泌物等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例如,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可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如白细胞计数>1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等。
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儿,可能会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是否有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检测相应病毒的抗体等,帮助明确病因。
四、小儿扁桃体肿大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与饮食:患病期间让儿童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不适。
口腔卫生:指导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减轻扁桃体的炎症反应。
2.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具体抗生素需遵医嘱,此处仅提及类别);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但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
3.手术治疗
当扁桃体肿大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扁桃体过度肿大影响呼吸、吞咽功能,经保守治疗无效;扁桃体反复发炎,每年发作次数达5-6次以上,已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扁桃体肿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手术方式一般为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病情等多方面因素。
五、小儿扁桃体肿大的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
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1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学龄前儿童需要12-14小时的睡眠时间,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
2.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避免病从口入。教导儿童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
3.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周围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注意让儿童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六、特殊人群(小儿)扁桃体肿大的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婴幼儿时期扁桃体相对较小,一般不易肿大,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10岁时,扁桃体逐渐发育,更容易受到感染等因素影响而肿大。在儿童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家长要密切关注扁桃体的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更要细心观察其是否有咽部不适、呼吸异常等表现。
2.生活方式:对于肥胖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扁桃体肿大相关的呼吸不畅等问题,因为肥胖可能会加重上呼吸道的阻塞。家长要帮助肥胖儿童合理控制体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和增加运动等方式来控制体重,降低扁桃体肿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病史因素:如果儿童有既往扁桃体反复发炎的病史,家长要更加注意预防其复发。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要格外加强护理,如注意保暖、避免儿童过度劳累等。一旦出现扁桃体肿大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要自行增减药物或中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