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小孩有什么症状
脑瘫小孩有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如各阶段大运动落后于正常儿童,姿势异常有尖足、剪刀步等;存在肌张力异常,包括肌张力增高(痉挛型常见,肢体被动运动阻力大)和肌张力低下(肢体松软);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如拥抱反射6个月后仍明显)和病理反射引出(2岁后巴宾斯基征阳性等);有智力、语言及感知觉障碍,约2/3智力障碍,多数语言障碍,部分感知觉异常;还伴随癫痫发作(1/3-1/2合并,形式多样)和牙齿发育异常(排列不齐、龋齿等多)。
一、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
1.运动发育落后:脑瘫小孩在大运动发育方面往往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比如正常婴儿3-4个月会抬头,而脑瘫小孩可能4-5个月甚至更晚仍不能较好抬头;正常婴儿8-10个月会独坐,脑瘫小孩可能到1岁多还不能稳定独坐等。其运动发育落后是由于脑部受损影响了运动神经的正常调控,导致肌肉的张力和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典型运动发育落后表现,这与脑部神经发育阶段和受损情况相关,年龄越小,越能早期发现运动发育落后的迹象。
2.姿势异常:常见的姿势异常有痉挛型脑瘫小孩常出现的尖足、剪刀步等。尖足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尖着地,脚跟不能正常着地,这是因为下肢肌肉痉挛,跟腱等肌肉紧张度异常增高所致;剪刀步则是行走时双下肢交叉,如同剪刀状,是由于内收肌等肌群痉挛,导致下肢运动姿势异常。姿势异常还包括头后仰、角弓反张等,头后仰是颈部肌肉张力异常,角弓反张是背部肌肉张力过高,身体呈弓形,这些姿势异常都与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肌肉的正常协调控制有关,不同类型的脑瘫可能有不同的典型姿势异常表现,与脑瘫的分型和脑部受损部位密切相关。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很多脑瘫小孩存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痉挛型脑瘫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例如检查时可发现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就像屈伸关节时感觉有明显的僵硬感。肌张力增高是因为脑部病变导致神经对肌肉的调控失衡,使得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对于不同年龄的脑瘫小孩,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婴儿时期可能表现为穿衣时难将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大腿不易外展等;随着年龄增长,会更明显地影响运动功能和姿势。
2.肌张力低下:少数脑瘫小孩会出现肌张力低下,表现为肢体松软,活动时缺乏正常的张力支撑。比如俯卧位时不能抬头或抬头无力,四肢活动无力,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可能是由于脑部受损后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出现严重障碍,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产生张力。这种情况在婴儿早期可能较难发现,因为正常婴儿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但脑瘫小孩的肌张力低下持续存在且明显异于正常发育的儿童,与脑部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和调控功能严重受损相关。
三、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婴儿出生后存在一些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这些原始反射会在出生后一定时间内逐渐消失。而脑瘫小孩原始反射往往延迟消失,例如拥抱反射一般在出生后3-6个月消失,若脑瘫小孩在6个月后仍能引出明显的拥抱反射,就提示可能存在脑部发育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是因为脑部受损影响了神经对原始反射的正常调控机制,使得反射弧的传导和抑制出现异常,与脑部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不同原始反射的延迟消失情况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脑部受损对神经发育的影响。
2.病理反射引出:脑瘫小孩还可能引出病理反射,如2岁以后仍可引出巴宾斯基征阳性等。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得正常情况下被抑制的脊髓自主反射释放出来。这提示脑部的运动传导通路等受到了损害,病理反射的引出情况可以作为判断脑瘫病情和脑部受损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不同年龄阶段病理反射的表现和意义有所不同,需要结合患儿的整体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四、智力、语言及感知觉障碍
1.智力障碍:约有2/3的脑瘫小孩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表现为智力水平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大脑的发育和功能,尤其是涉及到智力相关区域的损伤。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人而异,一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小孩可能只是学习能力稍差,而重度智力障碍的小孩可能在认知、理解、适应能力等多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脑部受损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对智力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同,例如涉及到额叶等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区域受损时,智力障碍可能更明显。
2.语言障碍:多数脑瘫小孩伴有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语言中枢或语言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比如痉挛型脑瘫小孩可能因为面部肌肉、口腔肌肉的痉挛等问题导致发音困难;智力障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脑部受损的具体部位和程度有关,有的小孩可能只能简单发音,有的则完全不能说话,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
3.感知觉障碍:部分脑瘫小孩存在感知觉障碍,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异常。有的小孩可能有视力下降、视野异常等视觉障碍,这可能是脑部病变影响了视觉中枢或相关神经传导;有的小孩对触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表现为过于敏感或迟钝。感知觉障碍会影响小孩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进而影响其运动、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与脑部病变累及感知觉相关区域有关,需要通过专业的感知觉评估来明确具体的障碍情况并进行相应干预。
五、其他伴随症状
1.癫痫发作:约有1/3-1/2的脑瘫小孩合并癫痫发作,尤其是痉挛型双瘫、偏瘫的小孩更容易出现癫痫。癫痫发作的形式多样,如强直发作、阵挛发作等。癫痫发作是由于脑部受损后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脑部病变导致大脑的电生理活动失衡,从而引发癫痫。癫痫发作会对小孩的脑部功能和身体发育产生进一步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相应的抗癫痫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干预。
2.牙齿发育异常:脑瘫小孩常伴有牙齿发育异常,如牙齿排列不齐、龋齿等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小孩本身运动功能障碍,口腔清洁困难,以及脑部病变导致的全身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牙齿发育异常不仅影响口腔健康和咀嚼功能,还可能对小孩的外貌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口腔卫生的维护,并关注牙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牙科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