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原位癌
原位癌是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癌前病变,有特定病理特征,发病与遗传、环境、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可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诊断,治疗有手术和随访观察等方式,早期发现治疗预后好,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预防
一、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的癌前病变。它是癌症的最早期阶段,此时癌细胞还没有发生转移等侵袭性表现。例如,子宫颈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内,没有穿透基底膜侵犯间质。
二、原位癌的病理特征
1.细胞形态:癌细胞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异型性,与正常上皮细胞相比,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等,但仍局限于上皮层内。以乳腺导管原位癌为例,显微镜下可见导管内的癌细胞排列紊乱,具有一定的异型性,但未突破导管的基底膜。
2.病变范围:原位癌的病变范围相对较局限,一般是局部上皮层的异常增生,没有广泛扩散到周围组织。比如膀胱原位癌,主要是膀胱黏膜上皮内的癌细胞病变,范围相对局限在黏膜上皮区域。
三、原位癌的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原位癌发生的风险。例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发生相关,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生长调控出现异常,进而引发上皮细胞的恶变形成原位癌。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如家族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相关癌症患者的家族成员,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癌症筛查,因为他们患原位癌及相关癌症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
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是诱发原位癌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其肺部上皮细胞长期受到烟草中致癌物质的刺激,容易发生细胞的异常增生,进而发展为原位癌。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的人群,皮肤上皮细胞受到紫外线损伤,也可能增加皮肤原位癌的发生几率。对于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的人群,需要注意定期进行相关器官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原位癌。
3.慢性炎症刺激:一些慢性炎症疾病可能会长期刺激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反复修复再生,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从而引发原位癌。例如,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不断受到损伤和修复,容易发生癌变形成胃原位癌。对于患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胃炎、慢性宫颈炎等,需要积极治疗炎症,控制炎症对上皮细胞的长期刺激,降低原位癌的发生风险。
四、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对于乳腺原位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在乳腺X线摄影下,乳腺导管原位癌可能表现为微钙化灶等特征。例如,典型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可能会出现簇状分布的微小钙化点,通过乳腺X线摄影可以发现这些异常的钙化表现,从而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乳腺原位癌等病变。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原位癌的诊断中较为常用。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内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对于怀疑甲状腺原位癌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例如,甲状腺原位癌的超声表现可能为甲状腺内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内部血流丰富等,但超声检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2.病理学检查
活检: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病变组织或穿刺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原位癌的金标准。例如,对于宫颈可疑病变,通过宫颈活检可以明确是否为宫颈原位癌。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等,判断是否存在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的情况。对于不同部位的原位癌,活检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取组织学证据来确诊原位癌。
五、原位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局部切除术:对于很多部位的原位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例如,皮肤原位癌可以通过局部切除手术将病变的皮肤组织完整切除,手术范围根据病变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也可以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切除病变的乳腺组织区段,保留正常的乳腺组织,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在去除癌细胞的同时尽量保留乳房的外观和功能。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患者,局部切除术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需要严格评估病变范围,确保切除干净。
根治性手术(相对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原位癌有向浸润癌发展的倾向或存在高危因素,可能需要进行相对更广泛的根治性手术。例如,某些高级别导管原位癌,虽然属于原位癌范畴,但具有较高的恶变潜能,可能需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以局部切除为主。
2.随访观察:对于一些非常早期、病变非常局限且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立即手术的原位癌患者,可以考虑密切随访观察。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监测病变的变化情况。如果病变没有进展或保持稳定,可以继续观察;如果病变出现进展迹象,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患有多器官疾病,对于皮肤的小面积原位癌,可以先进行密切随访,定期检查病变部位的情况。
六、原位癌的预后及预防
1.预后
原位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通常非常好。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例如,宫颈原位癌患者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都非常理想。但如果原位癌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进展为浸润癌,此时预后会变差,治疗难度增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原位癌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2.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原位癌非常重要。包括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腌制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相关,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风险;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可以减少致癌物质对身体的刺激。
定期筛查: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例如,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宫颈的筛查,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等器官的筛查。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原位癌等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从而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提高预后效果。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更要加强筛查的频率和针对性,如前面提到的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家族史的人群,应更早开始进行相关癌症的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