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怎么回事
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部位的急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病毒、细菌感染,环境、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部的咽痛、咽部充血水肿、声音嘶哑及全身的发热、乏力等;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预防措施有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注意用嗓卫生、改善环境;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需注意的事项。
一、急性咽喉炎的定义
急性咽喉炎是一种发生在咽喉部位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喉部、咽部的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等。
二、病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急性咽喉炎,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儿童,表现为咽部疱疹和溃疡。腺病毒感染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咽部炎症,在集体生活的人群中容易传播。
2.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引起急性化脓性咽喉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导致咽部明显的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
3.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化学气体刺激的环境中,会损伤咽喉部黏膜,降低局部的抵抗力,从而容易引发急性咽喉炎。比如在工厂车间工作,长期接触有害化学气体的人群,患急性咽喉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4.生活方式因素: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长时间讲话、唱歌,容易导致咽喉部黏膜受损;吸烟、酗酒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患病几率;缺乏锻炼、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时,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急性咽喉炎。
5.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而发生急性咽喉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也较易罹患该病。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痛:是急性咽喉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感咽部不适,重者可出现剧烈咽痛,吞咽时疼痛往往加重。例如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咽痛较为明显,尤其在吞咽口水时。
咽部充血、水肿: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悬雍垂、扁桃体等部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急性化脓性咽喉炎时,扁桃体表面还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声音嘶哑:若炎症累及喉部,可导致声带水肿,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甚至失音。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相对较重,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还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明显,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情况。
四、诊断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有接触病原体的情况,如近期是否与咽喉炎患者密切接触、是否处于易感染的环境中等;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等。
2.体格检查:通过喉镜或间接喉镜检查咽部和喉部的情况,观察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有无脓性分泌物、疱疹、溃疡等病变。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压痛等。
3.实验室检查: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必要时还可进行病原体培养,如咽拭子培养,以明确具体的致病病原体。
五、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提及药物仅说名称)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好转。
多饮水: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减轻咽痛等症状,同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出。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等,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
2.对症治疗
缓解咽痛: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起到清洁咽部、减轻炎症的作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选择合适浓度的生理盐水,避免刺激。
退热:若患者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但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低龄儿童避免不当用药)时,可考虑使用退热措施,但具体药物需谨慎选择。
3.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喉炎,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依靠人体自身免疫力逐渐清除病毒。但对于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情况,可能需要特定的抗病毒治疗手段。
细菌感染: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药敏情况等综合判断。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水果(苹果、橙子等)、蔬菜(菠菜、西兰花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2.避免接触病原体: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与咽喉炎患者接触时,可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等。
3.注意用嗓卫生:避免过度用嗓,讲话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发声方式,不要大声喊叫;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可通过练习正确的发声技巧来保护咽喉。
4.改善环境: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清洁、湿润,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物;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合适的空气湿度。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患急性咽喉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如体温、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哭闹不安且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引发咽喉炎。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患急性咽喉炎时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等。老年人患急性咽喉炎后要更加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在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患急性咽喉炎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自己的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孕妇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为患病而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这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都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