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水肿怎么治疗
黄斑水肿的治疗包括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激光治疗中全视网膜光凝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局部激光光凝针对黄斑中心凹外渗漏,不同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有抗VEGF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药物等,不同人群治疗也有相应注意事项;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严重黄斑水肿情况,不同人群手术需综合评估全身及眼部状况等。
一、激光治疗
1.原理及适用情况:
全视网膜光凝是治疗黄斑水肿的常用激光方法,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情况有应用。其原理是通过激光光凝破坏无灌注区的视网膜,减少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黄斑水肿。一般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黄斑水肿,当患者视网膜存在无灌注区时可考虑此治疗。
对于黄斑中心凹外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引起的黄斑水肿,也可采用局部激光光凝,精准针对渗漏部位进行光凝,减少液体渗漏。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发生黄斑水肿相对较少见,若发生,激光治疗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眼部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激光治疗可能对其眼部发育产生潜在影响,需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综合患儿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严格权衡后决定是否采用激光治疗。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激光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激光治疗过程。同时,老年患者眼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退变,激光治疗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密切观察术后反应。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若处于妊娠期发生黄斑水肿,激光治疗需格外谨慎,因为妊娠期生理状态特殊,激光治疗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需先评估病情轻重,在充分与患者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非妊娠期女性患者激光治疗一般按照常规流程,但要关注治疗后对月经周期等无明显直接影响,但需注意术后眼部恢复情况与一般人群类似。
有特殊生活方式患者:长期吸烟患者激光治疗后眼部恢复可能受一定影响,因为吸烟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等,需在治疗前建议患者尽量戒烟,以利于眼部恢复;长期高强度用眼患者,激光治疗后要建议其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加重眼部负担。
有病史患者:对于有眼部其他手术史的患者,激光治疗前需详细了解既往手术情况,评估眼部组织情况,因为既往手术可能导致眼部组织粘连等情况,影响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对于有全身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激光治疗需谨慎,因为激光治疗可能导致局部少量出血,而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难以良好止血,需在纠正凝血功能等情况后再考虑是否进行激光治疗。
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1.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结合VEGF,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黄斑水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抗VEGF药物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等有显著的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等。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减轻黄斑水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眼压升高等,需密切监测。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黄斑水肿极为罕见,因为儿童眼部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在眼内的代谢、对眼部组织的影响等尚不明确,且操作风险相对较高,一般优先考虑其他更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针对病因的治疗等。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其眼部解剖结构可能有一定退变,如玻璃体液化等情况,操作时需更加精细,避免损伤眼部组织。同时,老年患者全身代谢相对缓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情况与青壮年不同,需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全身及眼部不良反应,如眼压升高等,要加强术后眼压监测。
女性患者: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黄斑水肿,因为药物可能通过眼内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非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注射前需了解月经周期等情况,一般不影响药物注射,但要注意注射后眼部恢复情况与一般人群类似,需按照常规进行术后随访。
有特殊生活方式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患者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后,要关注眼部反应,因为饮酒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等,需建议患者适当限制饮酒量;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其全身情况,因为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
有病史患者:对于有眼部感染病史的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需非常谨慎,因为注射可能导致眼部感染扩散等严重并发症,需在眼部感染完全控制后,经严格评估才能考虑是否进行注射治疗;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因为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需由眼科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三、手术治疗
1.玻璃体切割术: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黄斑水肿情况,如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导致的黄斑水肿,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治疗选择。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从而减轻黄斑水肿。例如,当患者存在大量玻璃体出血且合并黄斑水肿,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术。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水肿非常罕见,因为儿童黄斑水肿多有其特殊病因,且手术风险相对较高,眼部组织脆弱,术后恢复情况不确定因素较多,一般只有在病情极其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完全无效时,经多学科会诊后谨慎考虑是否进行手术,同时要充分告知家属手术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时,要充分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手术对全身状况要求较高。同时,老年患者眼部组织退变,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术后恢复可能较慢,要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眼部及全身情况。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时,要关注其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周期等一般不影响手术,但要注意术后眼部恢复与女性激素水平有无潜在关联,不过这种关联目前临床证据尚不充分,主要还是关注眼部本身的恢复情况。
有特殊生活方式患者:长期吸烟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前需尽量戒烟,因为吸烟不利于术后眼部伤口愈合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要建议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部受到外力冲击,影响手术效果。
有病史患者:对于有眼部既往手术史且粘连严重的患者,玻璃体切割术难度极大,术前需充分评估眼部粘连情况,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对于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要警惕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需加强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