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应该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胆囊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手术有根治性和姑息性,根治性适用于早期患者需考虑多种因素,姑息性针对晚期无法根治者;化疗分辅助和姑息,辅助用于根治术后高危复发患者,姑息用于晚期无法手术者,不同人群有相应考量;放疗分术后辅助和姑息,术后辅助针对高危复发患者,姑息用于晚期缓解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目前在胆囊癌中均有研究探索,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考虑各自情况及相关影响。

一、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早期胆囊癌患者:对于肿瘤局限于胆囊黏膜层或肌层内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术。若肿瘤侵犯肌层外,可能需要扩大切除范围,包括肝部分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等。例如,对于肿瘤侵犯胆囊床附近肝脏组织的情况,需切除部分肝组织,同时清扫周围的淋巴结,以降低复发风险。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肺储备功能下降等情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要综合考虑手术获益与风险,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创伤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性别差异考量:性别本身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术后对疼痛的耐受等方面有个体差异,需要合理进行镇痛等处理。

生活方式影响: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手术前需尽量纠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术后恢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如,吸烟会影响肺部功能,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所以建议患者术前戒烟一段时间。

病史相关: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需在术前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水平,减少手术中及术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2.姑息性手术:

针对晚期或无法根治手术的患者:当胆囊癌已处于晚期,出现肿瘤广泛转移、侵犯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无法完整切除时,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胆肠吻合术,以缓解胆道梗阻,改善患者的黄疸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老年晚期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更要严格评估手术风险与患者的身体耐受程度。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至关重要。比如,要加强营养支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等。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管理,综合处理各系统的问题。

二、化疗

1.辅助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后的患者:对于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提示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如肿瘤侵犯胆囊外膜、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可考虑辅助化疗。通过化疗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等,有临床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等方案在辅助化疗中能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等。

不同年龄患者的化疗考量:儿童患者一般不常规进行胆囊癌的化疗,因为儿童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及毒副作用的反应与成人不同,且胆囊癌在儿童中非常罕见。对于老年患者行辅助化疗,要密切监测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对化疗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所以需要更谨慎地选择化疗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性别与化疗的关系:性别对化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化疗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上。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在化疗期间更容易出现某些特定的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等,但这也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处理。

生活方式与化疗:有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化疗期间需要更加注意,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化疗对肝肾功能等的损害。建议患者在化疗期间尽量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轻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

病史与化疗: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化疗前需评估肝肾功能,并在化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等,避免因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2.姑息性化疗:

用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时,姑息性化疗可缓解肿瘤进展,减轻症状。常用的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铂类药物等。通过化疗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疼痛、黄疸等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特殊人群姑息化疗:老年晚期患者行姑息化疗时,要充分权衡化疗的获益与风险。对于身体状况极差、生活质量已经很低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倾向于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化疗方案,或者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而不过度追求肿瘤的完全缓解等。对于儿童患者,基本不采用姑息性化疗胆囊癌,因为儿童胆囊癌极其罕见且化疗对儿童的不良影响较大。女性患者在姑息化疗期间同样要关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卵巢功能抑制等问题(如果使用了对卵巢功能有影响的化疗药物),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和人文关怀。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姑息化疗时更要谨慎,如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增加心脏毒性的风险,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三、放疗

1.术后辅助放疗:

针对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对于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肿瘤侵犯范围较广或淋巴结转移较多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可考虑术后辅助放疗。通过放疗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的几率。例如,对于肿瘤侵犯胆囊床周围组织较广泛且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能有助于控制局部肿瘤复发。

不同年龄患者放疗情况:儿童患者一般不进行胆囊癌的术后辅助放疗,因为儿童对放疗的耐受性及长期不良反应需要重点考虑,且胆囊癌在儿童中非常罕见。老年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时,要评估其耐受能力。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皮肤耐受性下降等情况,在放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

性别与放疗:性别对放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疗相关皮肤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女性患者可能在放疗部位(如腹部)的皮肤更容易出现反应,需要加强皮肤护理,给予人文关怀,如提供舒适的衣物等。

生活方式与放疗:放疗期间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等,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皮肤等组织对放疗的耐受性,加重放疗相关不良反应。

病史与放疗:对于有皮肤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放疗前需告知医生,因为放疗可能会加重皮肤疾病等情况。例如,有银屑病等皮肤病史的患者,放疗时皮肤反应可能更明显,需要采取特殊的护理措施。

2.姑息性放疗:

用于晚期缓解症状的患者:对于晚期胆囊癌出现局部疼痛、骨转移等情况的患者,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通过局部放疗可以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特殊人群姑息放疗:老年晚期患者行姑息放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放疗剂量等。老年患者可能对放疗的耐受性较差,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放疗方案和剂量,以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减少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儿童患者不进行胆囊癌的姑息放疗。女性患者在姑息放疗时同样要关注放疗对身体的影响,如可能出现的放射性肠炎等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关怀。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姑息放疗时要考虑基础病史对放疗的影响,如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放疗可能对肺部功能有一定影响,需密切监测。

四、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1.靶向治疗:

相关研究进展:目前针对胆囊癌的靶向治疗正在不断探索中,一些靶向药物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靶点的药物在部分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例如,贝伐珠单抗等药物通过抑制VEGF相关通路,影响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但目前靶向治疗在胆囊癌中的应用还相对有限,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目前没有针对胆囊癌的成熟靶向治疗方案。老年患者使用靶向治疗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而一些靶向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所以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女性患者在使用靶向治疗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如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因为部分靶向药物可能有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使用靶向治疗前需充分评估基础病史与靶向药物的相互作用,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某些靶向药物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

2.免疫治疗:

研究现状:免疫治疗在胆囊癌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例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但目前胆囊癌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还不是非常高,且存在个体差异。

特殊人群免疫治疗:儿童患者不进行胆囊癌的免疫治疗。老年患者行免疫治疗时,要考虑其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结肠炎等,需要密切观察。女性患者在免疫治疗期间同样要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可能出现的皮疹等皮肤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和关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时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免疫治疗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作或加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胆囊癌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发病部位位于胆囊,主要是胆囊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出现恶性增殖和复制的一种现象。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囊肿瘤就是胆囊癌吗?
胡春晓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胆囊肿瘤不一定就是胆囊癌。胆囊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为胆囊癌。但是胆囊良性肿瘤不常见,出现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大。患者可以选择就医进行病理组织活检,根据检查结果确诊肿瘤的良恶性。确诊为胆囊癌时需要尽早就医切除胆囊治疗,并且需要在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等方式干预,提高预后效果。患者治疗后应
胆囊恶性肿瘤是胆囊癌吗?
胡春晓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种情况应当是属于胆囊癌的疾病,胆囊恶性肿瘤就是胆囊癌的医学术语称谓,胆囊癌的病人一般发现是多是中-晚期的,因此,需要实际检查确诊现阶段的病况制定治疗方案的。胆囊癌这种疾病,若是早期发现的话,建议还是早期治疗,如果没有转移的话,建议还是手术切除。
胆囊癌的症状?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腹痛的症状,一般为阵发性剧痛或者持续性隐痛,通常反复出现,无法缓解。其次,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包块、黄疸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纳差、消化不良、低热、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磁共振成像等
胆囊癌晚期怎样护理?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炎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还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是需要注意清淡,可以给予高热量的食物,如鱼肉、虾肉、鸡蛋、牛肉等;避免进食高脂、油炸食品,如炸鸡,防止胆囊持续收缩,引起腹痛症状。可以适
胆囊癌晚期症状?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患者晚期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还可能放射致右肩。还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如消化不良、嗳气、厌油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如果癌组织侵犯胆管,影响胆汁排泄,还会引起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此外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如果癌细胞转移至其他组织器官,如肝脏、胃、十二指肠等,也
胆囊癌传染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不具有传染性。胆囊癌是由于胆囊细胞恶性病变引起的,并没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不会传染。恶性肿瘤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的方式,引起其他器官组织癌变,如肝癌、胃癌等。此外胆囊癌与遗传因素相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几率会增加。因此胆囊癌患者直系亲属需要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防止出
胆囊癌晚期饮食?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晚期饮食主要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葡萄、苹果、猕猴桃、橘子等,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猪蹄、油脂食品等,防止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恶心、呕吐、胃胀等不适症状。同时需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可以少
胆囊癌晚期吃什么止痛?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患者晚期会因为肿瘤侵犯腹腔而出现剧烈疼痛的症状,此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止痛;如果患者服用此类止痛药物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减轻疼痛的症状;依然无效者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吗啡等麻醉类的药物改善症状。胆囊炎患者除了疼痛外,到了晚期可能会合并出现肠道感染的症
胆囊癌复发怎么治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一旦复发就说明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此时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进行化疗或放疗,可选择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等化疗方案;如果此时检查显示患者的肿瘤已经远处转移,进行放疗可延缓肿瘤细胞的局部侵犯,而姑息性的化疗方案则适合有剧烈疼痛症状的患者。另外,临床上还有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均可在
胆囊癌的治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早期患者以及暂未发生远处扩散的患者,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有可能会起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已经进入中晚期,存在全身性的转移现象,则无法通过手术治疗,只能通过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辅助疗法尽可能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延长生存的时间。胆囊癌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
张健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胆囊癌位于胆汁的仓库,胆囊癌早期症状类似于慢性胆囊炎症状,主要是局部的胀感,尤其在进食以后出现的腹部饱胀不适感觉。常规在上腹部的B超检查中可以发现胆囊部的占位病变。胆囊癌诊断主要是通过超声或者是上腹部磁共振检查以及抽血查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能够诊断出来。
什么是胆囊癌
廉东波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胆管癌是胆道外科肿瘤性疾病中常见类型,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而肝外胆管癌从肝总管、肝门部胆管、胆中管中段、末段都可能发生。胆管癌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管癌切除、胆肠吻合术,如果是胆总管末端肿瘤,可能会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根治性手术。胆管癌对于其他治疗并不是很敏感,效果也不是特别好,包括放疗、化疗,只用
胆囊癌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程翔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胆囊癌比较容易诊断,除非是极早期胆囊癌容易漏诊,患者出现症状后去医院检查,建议患者以肝胆彩超为主,彩超基本可以发现。如果彩超发现问题,建议患者要做肝胆增强CT或者磁共振,可以进一步明确,第三检查肿瘤标记物,根据影像学和血液检测结果,初步可以判断是胆囊癌。术前患者不需要做穿刺活检,因为穿刺活检存在医源性种植风险,诊断以影像学、血清学证据为主
胆囊癌能治好吗
胡筱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在临床上是胃肠道肿瘤当中第五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四期的胆囊癌,五年的生存率是百分之一,胆囊癌总生存率是三个月,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胆囊癌的方法,手术切除率是百分之十到三十,早期胆囊癌五年生存率也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晚期胆囊癌的治疗方法
胡筱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癌在人体的癌症中,是一种发病率比较低的肿瘤,大约占癌症的百分之一左右,早期中期一般都是由良性息肉或其他原因转移而来,一旦进入晚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方案,例如,如果没有产生胆道梗阻,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而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恶病质,一般需要采取保守治疗来进行对症处理。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哪里
崔方博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癌一般会转移至肝脏和肝门区淋巴结,胆囊癌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肝胆系统恶性肿瘤。胆囊癌在诊断上仍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于影像学高度怀疑胆囊癌胆囊占位,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如术后确诊为胆囊癌,应根据手术分期来决定不同术后治疗手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