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奶癣和湿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与病因、症状表现、护理与治疗等方面。
1.定义与病因
奶癣多因母体激素残留或皮脂分泌旺盛引发,常见于出生后1-3个月,通常随激素代谢自行消退。
湿疹由遗传、过敏或皮肤屏障功能弱导致,可能持续至儿童期,易因食物(如牛奶、鸡蛋)、尘螨等过敏原诱发或加重。
2.症状表现
奶癣好发于头皮(“乳痂”)、眉弓、鼻唇沟等皮脂腺丰富区,表现为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结痂,边界不清,一般无明显瘙痒,宝宝精神状态正常。
湿疹多见于面颊、额头、耳后及四肢伸侧,初期为红斑、丘疹,后可能渗出、结痂,皮肤粗糙干燥如“砂纸”,伴剧烈瘙痒,宝宝常抓挠导致皮肤破损。
3.护理与治疗
奶癣以清洁为主,可用婴儿油软化痂皮后轻轻擦除,避免用力抠挠;症状轻者无需用药,严重时可遵医嘱涂抹弱效激素软膏。
湿疹需保湿并规避过敏原,严重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氯雷他定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若宝宝皮肤问题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发热,或奶癣与湿疹症状混杂难以区分,应及时就医通过皮肤镜或过敏原检测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