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脐周、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发作时间不固定,可为阵发性发作,也可持续性疼痛。例如,部分患者在进食后或腹部受凉时腹痛症状会加重,而在排便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
2.腹泻
这是慢性肠炎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轻者每日3-5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性状改变,多为稀便、水样便,有时还会带有黏液或脓血。
3.便秘
部分慢性肠炎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便秘可能与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4.消化不良
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受损有关。长期消化不良会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
5.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发热可能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提示肠道存在感染或其他病变。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慢性肠炎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酒精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防止肠道感染。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