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和幼儿急疹在病因区别、临床表现区别、实验室检查区别、治疗区别等方面不同。
1、病因区别
小儿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少部分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所致,经唾液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区别
小儿麻疹通常为中度以上发热,体温可达39-40℃,热程较长,且发热与出疹关系密切,出疹时发热更甚。幼儿急疹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甚至40℃,发热退疹出是其典型特点,即体温骤降后全身出现皮疹。
3、实验室检查区别
小儿麻疹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幼儿急疹在发热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热退后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明显。
4、治疗区别
小儿麻疹主要为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如高热时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但避免急骤退热,以免引起虚脱;咳嗽剧烈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补充维生素A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合并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幼儿急疹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以缓解不适。一般无需特殊抗病毒治疗,疾病具有自限性,热退疹出后病情逐渐恢复。
患者需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无惊厥先兆,如烦躁、惊跳等,一旦发生惊厥,应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