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治疗涉及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是治疗甲状腺危象常用药)、碘剂(复方碘溶液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碘过敏者禁用,儿童使用需谨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哮喘病史者禁用,儿童使用需考虑心肺功能等)、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有抗炎等作用,糖尿病患者用需监测血糖,儿童用需评估生长发育影响)
一、抗甲状腺药物
1.丙硫氧嘧啶: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发挥作用,是治疗甲状腺危象的常用药物之一,能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二、碘剂
1.复方碘溶液: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使用,可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一般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1小时后,服用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每6-8小时5-10滴,一般使用3-7天。但对于碘过敏者禁用。在儿童中,使用需谨慎评估,因为儿童对碘剂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情况需密切关注,避免因碘剂使用导致甲状腺功能进一步紊乱等问题。
三、β受体阻滞剂
1.普萘洛尔:可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减轻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动过速等。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需禁用,因为普萘洛尔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在儿童中,使用时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产生影响,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监测。
四、糖皮质激素
1.氢化可的松:具有抗炎、抗毒、抑制外周T4向T3转化等作用。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天200-400mg,分3-4次输入。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降糖方案;对于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导致生长迟缓等问题,需谨慎评估利弊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