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会发烧,发热原因包括肿瘤性发热(白血病细胞释放物质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明显感染灶)和感染性发热(白细胞功能异常、免疫力低下致各种感染,常见细菌等感染致高热及相应部位症状),儿童和老年患者发热情况各有特点,患者需注意居住环境清洁、适当休息来辅助应对发热。
肿瘤性发热:白血病细胞本身可以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等物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热。这种发热通常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一般不超过38.5℃,且没有明显的感染灶。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增殖旺盛,代谢加快,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从而引发发热。例如,在一些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以不明原因的低热为首发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后,随着白血病病情的发展,发热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感染性发热:由于白血病患者正常的白细胞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呼吸道、泌尿系统、口腔等。常见的致病菌有细菌、真菌、病毒等。例如,细菌感染较为常见,像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感染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时,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同时伴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
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儿童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接受化疗等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所以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及伴随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对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其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差,发热时更要谨慎处理,需及时明确发热原因是肿瘤性还是感染性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都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休息,增强机体抵抗力来辅助应对发热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