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为什么会引起眩晕
耳石是内耳椭圆囊和球囊内的碳酸钙结晶,正常可感知头部和重力变化维持平衡,耳石症是耳石脱离移位至半规管,头部位置改变时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眩晕,还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老年人易患,长时间低头、头部外伤史等人群风险高,耳部疾病、头部外伤史者应注意头部平稳变化,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耳石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耳石症的定义
耳石是位于内耳椭圆囊和球囊内的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起到感知头部位置变化和重力变化的作用,帮助维持人体的平衡感。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由于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移位到半规管内,当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刺激半规管毛细胞,从而引起眩晕。
二、耳石移位引发眩晕的机制
1.半规管受刺激
当耳石移位到半规管内时,头部位置发生变化(如躺下、坐起、翻身等),耳石会随着内淋巴液流动。由于半规管是感受头部运动的结构,耳石的移动会刺激半规管内的毛细胞。例如,当人体从卧位迅速变为坐位时,椭圆囊内的耳石因重力作用刺激后半规管的毛细胞,毛细胞将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前庭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2.前庭-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失衡
正常情况下,前庭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平衡协调的。但耳石移位导致异常的前庭刺激传入中枢后,中枢神经系统无法迅速调整以适应这种异常刺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前庭中枢会对这种异常的前庭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引起眩晕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耳石症,但老年人由于内耳结构退变等因素相对更易患病;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的绝对差异,但生活方式中长时间低头、头部外伤史等人群发生耳石移位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耳部疾病、头部外伤病史等人群,更应注意头部位置的平稳变化,以降低耳石症的发生风险。如果出现眩晕等疑似耳石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