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真菌感染如何引起
肛周真菌感染由皮肤屏障受损、局部环境潮湿、接触传染源等因素引起,皮肤屏障受损包括婴幼儿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及长期频繁腹泻、用免疫抑制剂、过度清洁等致损;局部环境潮湿与性别、特殊职业、患糖尿病、肥胖等有关;接触传染源涉及共用卫生用品、公共场所接触及自身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后传播。
一、肛周真菌感染的引发因素
肛周真菌感染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
皮肤屏障受损:
年龄因素:婴幼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相较于成人更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情况,若肛周皮肤清洁不及时,粪便等刺激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增加真菌感染风险;老年人皮肤逐渐老化,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也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引发肛周真菌感染。
生活方式:长期频繁腹泻的人群,粪便不断刺激肛周皮肤,会破坏皮肤的完整性,为真菌侵入创造条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皮肤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肛周皮肤容易受到真菌侵袭;过度清洁肛周皮肤,如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频繁清洗,会破坏肛周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和脂质膜,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增加真菌感染几率。
局部环境潮湿:
性别因素:男性肛周汗腺相对较丰富,若出汗较多且不及时清洁,局部易处于潮湿环境;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时间坐着工作且肛周透气性差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容易使肛周局部环境潮湿,为真菌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组织含糖量升高,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肥胖人群肛周脂肪堆积,局部透气性差,容易出汗潮湿,增加了肛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接触传染源:
生活方式: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卫生用品,容易接触到带有真菌的污染物从而引发肛周真菌感染;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地面、设施等,也可能感染真菌导致肛周发病。
病史因素:本身患有足癣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患者,若不注意卫生,用手搔抓足部后再接触肛周,容易将真菌传播至肛周引起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