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疮即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时儿童易患水痘,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激活,沿神经移动致皮肤炎症出现成簇水疱及神经痛,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措施预防。
病毒的初次感染
感染途径与初始发病:当人体首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时,多表现为水痘。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被该病毒感染而引发水痘。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进行初步繁殖,然后经血液传播到全身,使得皮肤出现水痘样的皮疹。
病毒的潜伏状态:在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痊愈后,病毒并不会被完全清除,而是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病毒控制在潜伏状态,一般不会引发临床症状。
病毒的再激活
诱发因素: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被激活。常见的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衰退,包括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弱,就容易促使病毒再激活;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等,会严重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病毒有机会重新活跃;长期处于劳累状态,过度劳累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导致免疫系统负担加重,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发病毒再激活。
病毒的传播与发病:被激活的病毒会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在皮肤细胞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受累神经节及皮肤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这就是带状疱疹,也就是所说的蜘蛛疮。
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触水痘-带状疱疹患者,降低初次感染病毒的风险;老年人则需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维持较好的免疫力,减少病毒再激活的可能;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当出现免疫力下降相关表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免疫力,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