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荨麻疹怎么办
儿童慢性荨麻疹需专业医生据病史等明确诊断,要避免饮食、环境、感染等诱因,药物治疗用抗组胺药,非药物可冷敷、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婴幼儿和大龄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包括用药谨慎、关注特殊情况及心理疏导等。
一、明确诊断
儿童慢性荨麻疹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详细询问患儿发病情况,包括皮疹出现及消退时间、伴随症状等,可能还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排除其他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类似表现。
二、避免诱因
1.饮食方面:了解患儿饮食中可能的致敏原,如某些食物添加剂、特定食物蛋白等。若怀疑食物过敏,可通过饮食日记记录进食情况与皮疹发作的关系,避免患儿食用已知或可疑的致敏食物。
2.环境因素:注意周围环境中可能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
3.感染因素:积极防治可能的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等,因为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荨麻疹。
三、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可选择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这类药物相对副作用较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西替利嗪等,能有效缓解瘙痒、减轻皮疹症状。
四、非药物干预
1.冷敷:当患儿皮疹瘙痒明显时,可使用冷敷的方法缓解症状。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皮疹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
2.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使用温和的儿童专用沐浴产品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清洁后及时涂抹儿童适用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减轻瘙痒和保护皮肤。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患儿,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症状。在寻找诱因时,要关注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喂养情况,如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需考虑奶粉蛋白过敏的可能,必要时调整喂养方式。对于大龄儿童,要注重其心理疏导,因为慢性荨麻疹可能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如导致患儿自卑、焦虑等情绪,需给予关心和正确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