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等缓解急性胃炎疼痛;中脘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按摩可促进脾胃气血运行等缓解疼痛;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有调理脾胃等作用缓解急性胃炎疼痛,不同人群按摩方法有别且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内关穴
1.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缓解机制:有研究表明,按摩内关穴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影响胃肠道的神经传导和肌肉运动,从而缓解急性胃炎引起的疼痛。刺激内关穴能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减轻胃部痉挛,进而缓解疼痛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按摩内关穴操作相对简便,一般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持续1-3分钟,可重复进行。
二、中脘穴
1.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2.缓解机制:中脘穴是人体脾胃经络的重要穴位,按摩中脘穴可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调节脾胃的消化功能。急性胃炎时,脾胃功能受到影响,按摩中脘穴能改善胃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对胃部神经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不同人群按摩中脘穴时,可采用指揉法,用手指在中脘穴上进行环形揉动,力度适中,以局部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每次揉动100-200次左右。对于有胃部基础病史的人群,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加重不适。
三、足三里穴
1.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缓解机制: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它可以增强胃的消化能力,促进胃部的血液循环,对于急性胃炎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不同年龄人群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采用拇指点按的方式,力度适中,每次点按1-2分钟;成人则可采用拇指按揉或艾灸的方法,按揉时以产生酸胀感向足部放射为佳,每次按揉5-10分钟。对于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按摩足三里穴时要注意力度和自身的耐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