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肠炎有消化道和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包括脐周阵发性腹痛、排便次数增多且性状多样的腹泻、恶心呕吐;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发热及严重腹泻呕吐导致的脱水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婴幼儿情况需关注。
一、消化道症状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这是因为肠道受到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发生痉挛所致。不同年龄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述疼痛位置而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成年人可较明确指出脐周疼痛。生活方式方面,若进食过多生冷、刺激性食物诱发的急性肠炎,腹痛往往较为突然且明显。有肠道基础病史的患者,腹痛可能相对更频繁或程度更重。
腹泻:是急性肠炎常见症状之一,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例如感染性急性肠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病原体侵袭,出现炎症、渗出、坏死等病理改变导致。婴幼儿发生急性肠炎时,腹泻可能更为频繁,易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因为婴幼儿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体液丢失的耐受能力较差。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呕吐。对于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需要更加关注补液等支持治疗。
二、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在对抗肠道内病原体的表现。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发热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变化较快,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以防发生惊厥等情况。
脱水症状: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导致机体失水,出现脱水表现。轻度脱水时可能仅有口渴、尿少等症状;中度脱水可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乏力等;重度脱水则可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严重情况。婴幼儿脱水症状往往更为明显且典型,因为其体液占体重比例相对较高,失水后更易出现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