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炎症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相关过程,病理组织学可见血管周围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胶质细胞增生等表现;儿童尤其是6-10岁儿童更易感染且风险高,成人感染也需重视,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炎症易加重,需分别关注不同人群情况并制定相应诊疗方案。
一、炎症性质相关特点
1.病毒性炎症特征: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的炎症反应。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溶解等病理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其炎症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相关的炎症过程,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机制有所不同,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更多涉及免疫细胞对受感染神经细胞的攻击以及病毒本身对神经组织的直接损伤等。
2.病理组织学表现:在病理检查中可见脑实质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现象;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如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核偏位等,严重时神经细胞可溶解消失,周围出现胶质细胞增生等炎症修复反应表现。
二、不同人群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儿童尤其是6-10岁儿童相对更易感染乙型脑炎,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后发生严重脑实质炎症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更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昏迷等,在护理和医疗救治中需特别关注儿童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与保护,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稳定病情等。
2.成人群体:成人感染后也可出现脑实质炎症相关表现,但相对儿童在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概率上可能稍低一些,但也需重视炎症对脑功能的影响,及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根据病情合理评估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脑实质炎症进展。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神经系统基础病史或免疫功能异常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乙型脑炎后,脑实质炎症可能更容易加重或引发更复杂的临床情况,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对炎症反应和病情发展的影响,制定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密切监测炎症相关指标以及基础病史相关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