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典型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足月儿表现为反应差等,早产儿多体温不升等;特殊表现有黄疸、出血倾向、休克表现及呼吸窘迫、中毒性肠麻痹等,其表现因多种因素而异,早期识别很重要,怀疑时需及时检查诊断并治疗,同时要加强新生儿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一、一般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足月儿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少吃(奶量明显减少或拒乳)、少哭、少动等。早产儿则多表现为体温不升,出现黄疸(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肝脾轻度肿大等,部分患儿可有体重不增。
二、特殊表现
(一)黄疸
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程度加重或退而复现,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这是因为细菌及其毒素可破坏红细胞,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
对于早产儿,由于其肝脏功能更不完善,黄疸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过高的胆红素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出血倾向
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肺出血等。这是由于败血症时细菌产生的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新生儿本身凝血功能相对较弱,若出现出血倾向,病情往往较为危重,需要及时评估凝血功能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休克表现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脉细速,尿少或无尿等。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尤其是早产儿,发生休克时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相关表现。
(四)其他
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可能与肺部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影响呼吸功能有关。
中毒性肠麻痹:出现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由于细菌毒素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弱。
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因日龄、感染途径、病原菌等不同而有差异,早期识别这些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一旦怀疑新生儿败血症,需及时进行血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要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等,降低感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