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面瘫病
面瘫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口角漏水、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等,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药物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应注意保暖、避免面部直接吹风等。
面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在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漏水,或伴有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面瘫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嗜神经病毒感染、耳源性疾病、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神经源性等因素有关。
面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头颅CT或MRI有助于排除脑部病变。
面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为原则。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
2.恢复期:可给予针灸、按摩、理疗等康复治疗,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3.其他治疗:如物理治疗、中药治疗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面瘫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患者的年龄等。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可恢复正常的面部表情。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后遗症,如面肌痉挛、联动运动等。
面瘫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受风。同时,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面瘫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面部直接吹风。在乘车、户外锻炼时,应避免风寒侵袭。此外,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