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怎么治疗
脱肛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积极治疗腹压增高疾病、休息、增加营养等)、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使粘连固定,需谨慎评估特殊人群)、盆底肌锻炼(提肛运动,不同人群锻炼需注意);手术治疗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适用于重度脱垂,评估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相对创伤小,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谨慎用于特殊人群)。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轻度脱肛,首先要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为长期的腹压增高是导致脱肛的常见诱因,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咳嗽会增加腹压,容易引发脱肛。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增加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儿童患者的话,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降低脱肛发生风险。
2.注射治疗:将硬化剂注射到直肠黏膜下或直肠周围,使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粘连固定。该方法适用于轻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等情况,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注射治疗后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考虑注射治疗,除非是经过严格评估后的特殊情况。
3.盆底肌锻炼:进行提肛运动,即有意识地收缩肛门,每次收缩持续3秒左右,然后放松,连续做15-20次,每天进行3-4组。通过盆底肌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改善脱肛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但儿童进行锻炼时需要在家长的正确指导下进行,确保锻炼方法正确且不过度。
二、手术治疗
1.直肠悬吊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直肠固定在周围组织上,防止直肠脱垂。适用于重度直肠脱垂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儿童患者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除非是病情非常严重且经过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
2.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利用吻合器切除脱垂的直肠黏膜,同时进行吻合,达到治疗脱肛的目的。该手术相对创伤较小,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是否适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需要谨慎考虑手术带来的风险和对胎儿等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