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原因
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包括肛腺感染(最为常见,儿童因肛窦易受刺激感染,成年人不良排便习惯增加风险)、外伤(肛门直肠受外伤细菌侵入感染形成脓肿)、全身抵抗力下降(患全身性疾病抵抗力低易受细菌侵袭增加几率)以及其他因素(肛门直肠周围炎症蔓延或特殊病菌感染)。
肛腺感染:肛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处,肛窦易受损伤及感染,如粪便擦伤或被分泌物阻塞,感染可沿肛腺导管向周围组织蔓延,从而引起肛周脓肿。这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儿童由于肛腺发育相对活跃等因素,也较易因肛腺感染引发肛周脓肿。对于儿童来说,若存在腹泻等情况导致肛窦受刺激,更易诱发肛腺感染进而引发肛周脓肿;而成年人若有不良排便习惯,如长期便秘、腹泻等,也会增加肛窦感染风险,导致肛腺感染引发肛周脓肿。
外伤:肛门直肠部位遭受外伤,如异物、肛门直肠指检等,可使细菌侵入组织引起感染,进而形成脓肿。例如,在进行肛门直肠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细菌就有可能趁机进入,引发感染并发展为肛周脓肿。对于有肛门直肠外伤史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局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红肿、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发生肛周脓肿;从事需要频繁肛门直肠操作工作的人群,如肛肠科医生等,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外伤导致感染的风险。
全身抵抗力下降: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营养不良等,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侵袭,从而增加肛周脓肿的发生几率。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引发感染;白血病患者本身造血系统异常,抵抗力低下,也较易发生肛周脓肿。对于这类特殊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提升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预防肛周脓肿的发生。
其他因素:肛门直肠周围组织的炎症蔓延,如肛管炎、直肠炎等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可引发肛周脓肿;还有一些少见情况,如结核杆菌、放线菌等特殊病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肛周脓肿的发生。对于有肛管炎、直肠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炎症发展,防止炎症蔓延引发肛周脓肿;对于有结核等特殊病菌感染风险的人群,需要进行相关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