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怎么回事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好发于14-30岁女性,成因有自发性出血太多及外力作用,表现为突发腹痛、肛门坠胀感等,诊断靠超声、血HCG、后穹窿穿刺,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年轻女性要避免剧烈运动,有妇科基础病女性要积极治原发病,妊娠期黄体破裂处理复杂。
黄体破裂的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黄体破裂时,患者多有突然发作的腹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为轻度隐痛,而有的则表现为较为剧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出现撕裂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内出血较多时,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体征表现:腹部检查可有压痛、反跳痛,压痛以患侧较为明显。妇科检查时,宫颈有举痛,附件区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黄体破裂的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发现附件区包块及盆腔积液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黄体破裂及内出血的程度。
血HCG检查:主要是为了与异位妊娠相鉴别,因为异位妊娠时血HCG也会升高,而黄体破裂时血HCG一般为阴性或仅轻度升高。
后穹窿穿刺:如果腹腔内有出血,可通过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黄体破裂的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出血不多的患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等情况,同时给予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一般经过保守治疗,出血可逐渐停止,黄体破裂处也可逐渐修复。
手术治疗:对于出血较多、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黄体破裂修补术等,通过手术可以清除积血,修补黄体破裂口,避免进一步的大量出血及不良后果。
不同人群黄体破裂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活动量相对较大,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此时黄体相对较脆弱,更易发生破裂。如果出现突发的下腹部疼痛,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有妇科基础疾病的女性:本身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女性,黄体破裂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这类女性除了要关注黄体破裂的相关表现外,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黄体破裂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处理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及黄体破裂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既要保障孕妇的安全,也要尽量考虑对妊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