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
急性白血病有贫血、发热、出血、浸润等相关表现,贫血致面色苍白、乏力等;多数患者发热,因白血病细胞致热及免疫低下易感染;出血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表现;浸润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关节疼痛等。
一、贫血相关表现
(一)一般情况
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常出现贫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受累,儿童及老年人相对更易察觉身体不适。贫血会使患者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生活中患者会感到乏力、易疲倦,活动耐力明显降低,例如原本能快速爬几层楼梯的人,患病早期可能爬一层就气喘吁吁,这是由于贫血影响了肌肉的正常氧供,使肌肉功能受限。
二、发热表现
(一)发热特点
多数患者早期会有发热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更不典型。发热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7.5℃-39℃甚至更高。发热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以及正常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比如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较弱,更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而发热,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不易控制。
三、出血表现
(一)不同部位出血情况
皮肤黏膜出血:皮肤可出现瘀点、瘀斑,这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在儿童中,可能因玩耍时不小心碰撞就出现皮肤瘀斑,家长容易忽视,但这可能是急性白血病的早期信号。口腔黏膜也可出现出血点、牙龈出血,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等因素,牙龈出血可能更不易止住,且恢复较慢。
其他部位出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出血,女性患者可能有月经过多的情况,这都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障碍引起的。
四、浸润相关表现
(一)肝脾淋巴结肿大
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较为常见,可在腹部触及肿大的肝脏或脾脏。同时,浅表淋巴结可肿大,尤以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多见,质地可软可硬,活动度不一。例如儿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颈部有可触及的小肿块,易误认为是普通炎症。
(二)骨骼关节疼痛
患者常出现骨骼关节疼痛,儿童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疼痛可能更为明显,表现为下肢骨骼疼痛,类似生长痛,但又与生长痛不同,疼痛程度可能更重,且休息后不易缓解。成年人也可出现胸骨压痛,这是急性白血病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按压胸骨时会有明显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