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脱肛的症状是什么
宝宝脱肛即直肠脱垂,常见症状初期有排便时肿物脱出(初期小且排便后可自行缩回)、肛周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肿物脱出频繁且增大(排便后不能自行缩回需手推回)、出血(脱出黏膜摩擦破损致少量便血)、疼痛(肿物嵌顿致剧烈疼痛伴发热等)、肛门失禁(长期脱肛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致大便不自主流出),婴幼儿脱肛多为黏膜脱垂有自愈可能但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有基础疾病宝宝症状易出现且重,要避免宝宝长时间用力排便。
一、初期症状表现
1.排便时肿物脱出:在宝宝排便过程中,可见肛门有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脱出,初期肿物较小,多在1-2厘米左右,排便结束后可自行缩回。这是因为腹压增加时,直肠黏膜或部分直肠组织受到向下的推力,从肛门脱出。例如宝宝用力排便时,腹压升高,直肠部分组织脱出肛门。
2.肛周不适:可能会出现肛周坠胀感,宝宝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等情况,因为脱出的组织会刺激肛周的神经末梢,引起不适感觉。
二、随着病情发展的症状
1.肿物脱出频繁且增大: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的频率会增加,脱出的肿物也会逐渐增大,有时可达到3-5厘米甚至更长,而且排便后肿物不能自行缩回,需要用手推回肛门内。这是由于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支持结构进一步受损,导致脱出组织增多且不易回缩。
2.出血:脱出的黏膜可能会发生摩擦破损,从而出现少量便血,大便表面可带有鲜血,或者厕纸上有血迹。这是因为脱出的组织与肛门周围皮肤反复摩擦,导致局部黏膜破损出血。
3.疼痛:如果脱出的肿物发生嵌顿,也就是不能回纳到肛门内,会引起剧烈疼痛,宝宝会哭闹不止,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嵌顿后组织缺血坏死,会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疼痛加剧,并且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引起发热。
4.肛门失禁:长期脱肛可能会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肛门失禁,出现大便不自主流出的情况。这是因为脱肛造成肛门括约肌长期受到刺激,功能受损,失去了正常控制排便的能力。
不同年龄的宝宝脱肛症状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婴幼儿脱肛多为黏膜脱垂,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自愈可能,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也需及时就医干预。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营养不良、长期腹泻等)的宝宝,脱肛症状可能更容易出现且相对较重,需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治疗以促进脱肛症状的改善。在生活方式方面,要避免宝宝长时间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以减少脱肛的发生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