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慢性荨麻疹可通过抗组胺药治疗,根据情况选一代或二代,剂量不足可增药或换药,儿童、女性等用药有特殊注意;要避免特定诱因,如食物、药物等;常规药物无效可光疗,需专业机构且注意防护;病情重常规治差可用免疫调节剂但有副作用;还需注重患者心理调节,病程长易反复会致心理压力,要沟通疏导。
进行特定因素避免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能找到明确诱因,如食物(鱼虾、蟹贝等)、药物、感染、吸入物(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冷、热、日光等)。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因。例如,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的患者需严格禁食该食物;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接触家中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引发荨麻疹,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宠物等。女性患者若发现使用某些化妆品后易诱发荨麻疹,需避免使用该化妆品。有感染病史的患者需积极治疗感染病灶,降低感染诱发荨麻疹的风险。
采用光疗方式辅助
对于一些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光疗。例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等有关。光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非治疗部位的皮肤,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儿童进行光疗时需严格控制照射剂量和时间,根据儿童的皮肤类型和年龄等因素调整,女性患者进行光疗时需注意对皮肤色素等的影响,有皮肤癌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光疗。
使用免疫调节剂
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等,但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儿童使用免疫调节剂需极其谨慎,因为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尚不明确。女性患者使用免疫调节剂时需关注对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一般不适合使用免疫调节剂。
注重患者心理调节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因素又可能加重荨麻疹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注重患者的心理调节,医生可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家长的焦虑情绪而受到影响,家长需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女性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外貌等而产生心理负担,需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有心理疾病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荨麻疹时需同时关注心理疾病的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