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
婴儿湿疹受遗传、皮肤屏障功能、环境、微生物、饮食等多因素影响,遗传使婴儿患湿疹概率增加,皮肤屏障功能未熟易致湿疹,接触过敏原、温度湿度变化、衣物材质等环境因素可诱发,微生物群落失衡参与,饮食中过敏食物也会引发。
皮肤屏障功能异常
婴儿的皮肤相对较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皮肤屏障主要由角质层细胞及其间的脂质等构成,其作用是防止水分丢失和抵御外界刺激物、过敏原等的侵入。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时,经表皮水分丢失增加,皮肤保水能力下降,同时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湿疹。比如,角质层中神经酰胺等脂质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异常,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过敏原等更容易进入皮肤引发炎症反应,从而诱发湿疹。
环境因素
接触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皮屑等。婴儿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炎症,表现为湿疹。例如,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婴儿长时间接触含有尘螨的灰尘等物质,就可能诱发湿疹。
温度和湿度变化:过热或过冷、空气过于干燥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婴儿湿疹。温度过高会使婴儿皮肤出汗增多,汗液刺激皮肤;空气过于干燥则会进一步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湿疹发生的风险。比如,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婴儿皮肤容易因缺水和外界刺激而出现湿疹症状加重的情况。
衣物材质:穿着化纤材质等不透气、刺激性强的衣物,会对婴儿皮肤产生摩擦和刺激,容易诱发湿疹。选择棉质等柔软、透气的衣物对于预防婴儿湿疹有一定帮助。
微生物因素
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也与婴儿湿疹的发生有关。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定植和繁殖可能会影响皮肤的免疫状态,引发炎症反应。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在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情况下,微生物群落的平衡被打破,某些有害微生物增多,从而参与湿疹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湿疹患儿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往往高于正常皮肤的婴儿,且这些细菌可能会释放一些物质刺激皮肤,导致炎症和湿疹症状的出现。
饮食因素
对于婴儿来说,饮食也是可能诱发湿疹的因素之一。如果婴儿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食用后可能会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发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例如,部分婴儿在添加辅食后,食用了含有过敏物质的食物,就可能出现湿疹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