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梗塞症状是什么
脑干梗塞可引发意识障碍、颅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呼吸循环障碍等多种表现,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不同,各症状的表现、发生概率及恢复情况等存在差异,如年龄较大者意识障碍更易发生且程度重,有基础病史者颅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更复杂。
一、意识障碍
脑干梗塞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即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可进行简单交流,刺激去除后又迅速入睡;重者可出现昏迷,患者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意识完全丧失。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脑梗塞的耐受能力下降,意识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
二、颅神经功能障碍
1.眼球运动障碍:脑干中包含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团,梗塞后可出现眼球活动异常,如眼球震颤、复视等。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摆动;复视则是看东西时出现重影。男性和女性在发生脑干梗塞时,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由于眼部肌肉及神经的生理状态不同,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眼部肌肉功能减退,复视等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
2.面部感觉及运动障碍:三叉神经受损可导致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面神经受累可引起面瘫,出现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基础更严重,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可能更高且恢复相对困难。
三、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脑干是上下行神经传导束的重要通路,梗塞后可引起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可表现为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等。年轻患者若既往身体状况良好,发生脑干梗塞后,在积极治疗下肢体功能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大;而老年患者由于肌肉萎缩等因素,肢体瘫痪后的康复相对困难。
2.共济失调:脑干病变可影响躯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的潜在损伤,发生脑干梗塞后共济失调的症状可能更突出。
四、感觉障碍
可出现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的感知能力下降。对于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脑干梗塞后感觉障碍可能会被原有的基础疾病所干扰,导致感觉异常的评估相对复杂。
五、呼吸循环障碍
脑干中存在呼吸、循环中枢相关结构,梗塞后可能影响呼吸、心跳等重要生命体征,出现呼吸节律异常、血压波动等情况。年龄较大且合并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对呼吸循环障碍的耐受能力更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凶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