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病变,症状包括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外观及结构改变(皮肤改变、足部畸形)、溃疡及感染(溃疡、感染)
感觉异常相关症状:
麻木:患者常先出现足部麻木感,这是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影响了感觉传导。例如,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数年后逐渐发现双脚像穿了袜子一样,对触摸等刺激的感觉变得迟钝,这种麻木感可能会逐渐加重,从足部远端向近端发展。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神经功能随年龄有一定退化,更容易出现这种感觉异常,且恢复相对困难。
疼痛: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疼痛,如刺痛、灼痛等。早期可能是间歇性疼痛,行走一段距离后足部出现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神经病变导致的疼痛是由于神经受损后异常放电引起,而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疼痛则是因为足部组织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疼痛症状会更为明显。
外观及结构改变相关症状:
皮肤改变:足部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脱屑,弹性降低。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皮肤营养障碍,汗腺分泌减少等原因引起。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颜色改变,如呈暗红色,这与足部血液循环不佳有关。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本身相对男性更娇嫩,在糖尿病足早期皮肤改变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足部血液循环或神经已有一定程度损伤。
足部畸形:常见的有足趾弯曲畸形(如锤状趾、爪状趾等)、足弓异常等。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足部肌肉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肌肉力量失衡引起。长期的足部受力异常等因素进一步促使畸形发展。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等因素,足部畸形可能更容易出现且矫正相对困难。
溃疡及感染相关症状:
溃疡:足部可能出现溃疡,好发于足底部、足外侧等部位。溃疡的形成与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减退,患者不易察觉足部微小损伤,以及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修复能力下降有关。例如,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因鞋子摩擦等原因出现足部小伤口,但由于感觉麻木未能及时发现,进而发展为溃疡。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足部卫生状况不佳等情况,溃疡更容易发生且不易愈合。
感染:溃疡部位容易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有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进一步加重会导致足部疼痛加剧、肿胀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对于免疫力较低的糖尿病患者,如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老年患者,感染扩散速度可能更快,病情更容易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