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的表现
急性胃肠炎有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表现,胃肠道症状包括脐周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的腹泻、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全身症状有部分患者发热及严重腹泻呕吐致不同程度脱水表现;其他表现包括不同病因相关表现,如病毒感染具传染性等,细菌感染有进食污染食物病史等,基础疾病患者还会有相应影响。
一、胃肠道症状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平滑肌痉挛。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述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成人则可明确指出疼痛部位及性质。一些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腹痛可能更频繁或程度更重。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腹泻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病情而异,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等并发症。例如感染性急性胃肠炎,病原体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引起频繁腹泻。对于儿童来说,频繁腹泻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恶心、呕吐:患者常出现恶心,继而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由于胃肠道炎症影响了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内物质反流排出。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在发病前有进食不洁食物等情况,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症状,而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呕吐可能更为明显。
二、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的毒素等物质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成人发热时则可根据体温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或药物辅助降温措施,但需谨慎用药。
脱水表现: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导致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可能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中度脱水可有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则可出现循环衰竭,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不同年龄人群脱水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脱水时前囟凹陷较为明显,而老年患者脱水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三、其他表现
不同病因相关表现: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如诺如病毒感染,除了上述胃肠道和全身症状外,可能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聚集性发病;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如沙门菌感染,可能有进食污染食物的明确病史,大便可能有特殊的腥臭味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胃肠炎,可能会使血糖波动更大,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和相应的血糖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