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症状
脱肛即直肠脱垂,主要症状有肿物脱出(早期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可自行缩回,晚期肿物增大需手托回或长期脱出)、直肠黏膜分泌物流出(致肛周潮湿、瘙痒等)、排便异常(便秘或腹泻)、局部疼痛(脱出嵌顿绞窄时坠胀、剧烈疼痛等)、里急后重感(排便不尽总有便意)。
一、脱肛的主要症状
脱肛即直肠脱垂,主要症状包括:
1.肿物脱出
早期表现: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缩回。例如儿童患者,早期可能在排便后发现肛门有粉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直径一般较小,多在1-2厘米左右,可自行还纳。
晚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肿物脱出可逐渐加重,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严重时咳嗽、行走、下蹲等腹压增加时也可脱出,且脱出的肿物不能自行回缩,需用手推回甚至长期脱出在外。成年患者晚期脱出肿物可能直径可达3-5厘米甚至更大,如部分老年患者,因盆底组织松弛,脱出情况较为严重。
2.直肠黏膜分泌物流出
由于直肠黏膜反复脱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可自肛门流出,引起肛门周围潮湿、瘙痒。儿童患者可能因肛周瘙痒而哭闹不安,用手搔抓肛门周围;成年患者则会感觉肛门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黏液刺激还可能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等病变。
3.排便异常
便秘:部分脱肛患者可伴有便秘,这是因为直肠排空困难,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例如一些老年人,本身胃肠蠕动功能减退,再加上脱肛导致的排便不畅,更容易出现便秘情况。
腹泻: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直肠脱垂可能影响直肠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吸收和分泌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可为稀水样或不成形便。儿童患者若发生腹泻,可能会加重脱肛的程度,因为腹泻时腹压增加,更易导致直肠脱出。
4.局部疼痛
当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可发生嵌顿、绞窄,引起局部疼痛。患者可感觉肛门部坠胀、疼痛,甚至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嵌顿时间较长时,还可能导致脱出组织缺血、坏死,此时疼痛更为剧烈,患者坐立不安,影响正常活动。例如一些因脱出未及时处理而发生嵌顿的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症状,且局部组织可能出现红肿、坏死等表现。
5.里急后重感
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总有便意,频繁去厕所,但实际排便量很少。这是因为直肠黏膜脱垂刺激直肠末端感受器,导致肛门直肠部坠胀不适,产生里急后重的感觉。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蹲厕所但无大便排出,成年患者则会频繁往返于厕所却难以排出大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