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病毒性脑膜炎常见致病病毒有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发病机制是病毒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侵入人体后在局部复制,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理改变;高危人群包括儿童群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及长期处于拥挤不卫生环境的人群
一、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病毒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较为常见。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夏季和秋季高发,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肠道病毒的侵袭,比如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病毒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导致发病。
2.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1型通常引起成人的病毒性脑膜炎,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之后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再次激活引起带状疱疹,也可能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3.腺病毒:也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感染,但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例如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容易造成腺病毒的传播进而引发相关疾病。
二、发病机制
1.病毒侵入人体:病毒首先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密切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然后在局部黏膜或组织中复制。对于肠道病毒,多从口腔进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后,可能通过血液或神经途径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而疱疹病毒等可能通过神经末梢等途径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2.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在神经细胞等组织中增殖,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水肿等病理改变。例如肠道病毒侵犯脑膜后,导致脑膜出现充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从而引发病毒性脑膜炎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
三、高危人群及相关因素
1.儿童群体: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外界环境和其他儿童的机会较多,更容易感染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比如在幼儿园、学校等场所,病毒传播较为容易,所以儿童是病毒性脑膜炎的高危人群之一。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被HIV病毒破坏,机体抵抗力极低,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包括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也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3.特定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处于拥挤、不卫生的生活环境中的人群,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人员密集的集体宿舍等环境中,病毒传播的几率较高,容易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