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的血常规
儿童白血病血常规有多项指标异常及意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出现增高、正常或减低等情况,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分类有相应异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等致贫血,血小板计数常减低易致出血倾向,血常规是辅助诊断白血病重要手段,确诊还需结合骨髓穿刺等,护理要针对不同指标异常采取相应措施,且不同年龄儿童表现有差异需综合评估处理
白细胞计数:儿童白血病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例如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可增高,部分慢性白血病初期也可见白细胞明显升高;而少数低增生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可低于正常。白细胞计数的异常改变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增殖、抑制正常造血等因素有关。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减低,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空间,抑制了正常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
淋巴细胞:急淋白血病时淋巴细胞比例可增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淋巴细胞的异常变化与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相关。
原始及幼稚细胞: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及幼稚细胞是儿童白血病血常规的重要异常表现之一。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涂片常可见到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等幼稚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可见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儿童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白血病患者可能存在出血倾向,慢性失血也会加重贫血。贫血的程度可反映白血病对骨髓造血抑制的严重程度,轻度贫血时患儿可能仅有面色稍苍白,中重度贫血时可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表现。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常减低,这是儿童白血病常见的血常规异常。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增殖,排挤正常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此外,白血病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等情况。血小板减低可引起患儿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儿童白血病血常规检查是辅助诊断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确诊还需结合骨髓穿刺等其他检查。对于怀疑白血病的儿童,应及时进行全面的血液检查及相关后续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在护理方面,对于血小板减低的患儿要注意避免碰撞等,防止出血;对于贫血患儿要注意休息,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等,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应对疾病的能力。同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白血病血常规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