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处理包括紧急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解除胆道梗阻,抗感染治疗选用合适抗生素,手术治疗根据情况选择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肠吻合术等,术后需护理并随访,观察生命体征等,定期复查,指导饮食等后续治疗康复。

一、紧急处理

1.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对于休克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解除胆道梗阻:这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关键。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可通过ERCP进行鼻胆管引流(ENBD)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EST)等操作,解除胆道梗阻。该方法对于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梗阻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于病情危急、不能耐受ERCP的患者,可采用PTCD,通过穿刺肝脏将胆汁引出体外,减轻胆道压力。

二、抗感染治疗

1.选择抗生素:根据胆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等)。后续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

2.考虑感染菌特点: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厌氧菌等。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病原菌谱。例如,老年患者或有胆道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存在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更加谨慎。

三、手术治疗

1.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并放置T管引流胆汁,以解除胆道梗阻,引流感染的胆汁。

2.胆肠吻合术:对于胆道狭窄、反复发作胆管炎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胆肠吻合术,重建胆道的通畅引流。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胆道病变情况等综合判断。

3.年龄等因素影响: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四、术后护理及随访

1.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等。对于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要保持T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和脱落,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注意切口的护理,预防感染。

2.随访: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随访,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了解胆道恢复情况。对于有胆道结石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控,避免胆道结石复发,如保持低脂饮食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阅读全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