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怎么治疗
股癣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药物治疗有抗真菌外用和口服药物,外用常用咪唑类、丙烯胺类,口服适用于外用不佳等情况但有副作用风险;特殊人群中儿童选药谨慎,孕妇外用需遵医嘱,老年人注意皮肤护理及监测口服药不良反应。
1.一般治疗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尽量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温暖的环境,减少真菌滋生的条件。例如,肥胖人群由于局部皮肤易潮湿,更要注意保持股癣部位的干燥,可适当增加更换内裤的频率。
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病情加重或引起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扩散。比如,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而让真菌更容易侵入周围皮肤,引发新的股癣病灶。
2.药物治疗
抗真菌外用药物:是治疗股癣的主要药物,常用的有咪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等)、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等机制发挥抗真菌作用。例如,特比萘芬乳膏对多种皮肤癣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有效抑制股癣处真菌的生长繁殖。一般需连续使用2-4周,以确保彻底杀灭真菌,防止复发。
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等副作用风险,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比如,伊曲康唑可能会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所以在用药前要检查患者的肝功能,用药过程中也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股癣患者在选择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尽量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外用抗真菌药物,且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用量和使用范围,避免药物接触到儿童的眼睛等敏感部位。因为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些药物的全身吸收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例如,婴幼儿股癣患者,可选择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乳膏,且涂抹范围不宜过大。
孕妇:孕妇患股癣时,外用抗真菌药物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谨慎选择药物及用药方案。例如,可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老年人:老年人患股癣时,要注意皮肤的护理,由于老年人皮肤可能存在干燥等情况,在使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可适当使用一些保湿剂来保护皮肤。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时,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例如,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时,股癣的治疗更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会影响股癣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