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怎么处理
急性胃扩张需立即停止进食饮水,进行胃肠减压(包括轻柔放置胃管并保持引流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监测指标并针对性补充),查找并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特殊人群等病情变化及定期复查。
一、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
一旦怀疑急性胃扩张,应立即让患者停止进食任何食物和饮水,以免加重胃扩张的程度。这是因为继续进食饮水会使胃内的内容物不断增加,导致胃进一步扩张,加重对胃肠道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等不良影响。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执行,防止因进食饮水导致病情恶化。
二、胃肠减压
1.放置胃管:通过鼻腔或口腔放置胃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迅速减轻胃扩张。这是处理急性胃扩张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操作时要更加轻柔、谨慎,选择合适规格的胃管,避免对其呼吸道等造成损伤。
2.保持引流通畅:要确保胃管的通畅,防止堵塞,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情况,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吸引的力度等。
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1.监测指标: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如钠、钾、氯等)、血气分析等指标,了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其正常的电解质范围等有所不同,需准确判断。例如儿童的电解质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要特别关注儿童的情况。
2.补充相应物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一般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对于存在脱水的患者,要计算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要针对性地补充缺乏的电解质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在补液等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
四、病因治疗
1.查找病因:积极寻找引起急性胃扩张的病因,常见病因包括外科手术后、暴饮暴食、胃肠道梗阻等。对于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因外科手术后引起的急性胃扩张,要考虑是否存在手术相关的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等;因胃肠道梗阻引起的,要进一步明确梗阻的部位、性质等,采取解除梗阻的相应措施,如胃肠减压、手术等(手术相关内容仅说明需查找病因进行对应处理)。
2.针对病因处理:如果是暴饮暴食引起的,要针对暴饮暴食这一诱因进行后续的健康指导等;如果是胃肠道梗阻导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除梗阻的治疗手段,以从根本上解决急性胃扩张的问题。
五、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腹部症状和体征等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检查(如腹部X线等),了解胃扩张的恢复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其精神状态、饮食恢复情况等;老年人要关注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变化,以及病情变化对其整体健康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